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内容

唐山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解读(下)

发布时间:2014-01-06 01:38     
【字体: 】     打印

有学者指出,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进步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一端连接工业化、信息化,一端带动农业现代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大希望所在。全会提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尊重规律 顺势而为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全会提出,各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不要急于求成、大干快上、拔苗助长,绝不走粗放扩张、人地失衡、破坏环境的路子。要合理确定城镇化率和城镇规模,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科学定位 规划先行

在总体布局上,全会提出了要构建以市中心区和唐山湾生态城次中心区为“双核”、以中小城市为“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明确城市核心区、各中心区的功能定位,并要求在抓好县城扩容提质的同时,规划打造一批农业特色镇、工业重镇、商业大镇、旅游名镇,推进就地城镇化,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3、以人为本 宜居生态

城镇化建设永远是以人为核心,为此,全会提出,要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放在首位,注重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增强城市功能,要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城镇建设理念,加强地下管网等市政设施建设,同时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生产要素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4、以产兴城 产城互动

正如专家所言,人要落得住、过得好,关键是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和区位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统筹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布局,为此,全会提出了要推进各类园区建设,增强城镇聚集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特别是要提高服务业比重,不要出现产业空心化,更要防止出现“ 鬼城”和“ 空城”。

5、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一座城市丢掉了历史记忆、文化印记和地域特色,就缺少了灵魂。因此,在加快城镇化过程中,全会提出,既要塑造个性化的形象和品牌,又要防止脱离实际、盲目攀比;既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努力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独具魅力的城镇化之路。

6、重视质量 提高品位

学者们反复告诫: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专业知识来建设和管理城市。全会提出要统筹把握好城市功能、建成区人口密度、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历史文物保护等,确保工程质量,不搞那些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防止短期行为,防止过度负债,给后人和后任留遗憾。对于城市品位,全会提出了要更加注重城市管理,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建设智慧城市。

7、城乡一体 优势互补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还要城乡结合,城市乡村浑然一体,让城市农村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全会提出,要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引导城镇资本、技术、产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改造提升农业,在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民增收中让更多的农民有能力进城,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

8、创新机制 多元投入

专家指出,在新型城镇化道路行进中,要建立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模式,两两配合、两条腿走路。全会为此提出了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放宽市场准入、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的战略要求。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