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关于唐山市2019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6-24 10:27     
【字体: 】     打印

关于唐山市2019年市本级预算及

市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市本级预算及

市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0年6月4日在唐山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唐山市财政局局长 郑汉军

各位代表:

我受唐山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及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和“两个率先”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聚力“十个新突破”,科学理财,实干担当,全市和市本级财政总体运行良好。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5348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1%,比2018年增长7.6%,总量创历史新高,稳居全省第二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7507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5%,增长6.4%。政府性基金收入382001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9.4%,增长22%;政府性基金支出479406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5%,增长31.7%。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82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30.5%,增长8.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37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下降38.9%。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74136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7%,增长22.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48661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1%,增长22.8%。

(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775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2.2%,增长38.1%(主要是环保罚没收入等超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0858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4%,增长0.2%。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100612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2.9%(主要是土地出让金完成796099万元,比调整预算减收397901万元),下降9.7%;政府性基金支出74864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3%,增长4.8%。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30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45.5%,增长64%(主要是唐山港口实业集团、市文旅集团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增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7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下降3.5%,调入一般公共预算7036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33712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1%,增长9.8%;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28041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8%,增长5.2%。

(三)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情况及2019年预算执行效果

一年来,各级各部门认真执行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各项决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科学合理统筹调度,全力推进“十个新突破”,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科学组织收入,财力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降费140亿元。狠抓税费征管,财政收入规模进一步壮大。全市19个县(市)区均实现正增长,海港、汉沽等7个县(市)区增幅10%以上,曹妃甸、迁安、丰南、路北、丰润5个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大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年累计获得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96.7亿元,争取再融资债券108.7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63.2亿元。努力推广PPP模式,站西片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程、唐山花海生态修复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等一批大项目成功录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系统,落地项目累计总投资814.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795亿元,投资额居全省首位。

——优化资源配置,产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投入38331万元,支持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企业上市、争创省以上驰名商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投入16588万元,健全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投入5653万元,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支持人才引进和交流。投入62468万元,实施唐山港京唐港区防波堤工程,发展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落实市对曹妃甸区财政优惠体制政策,返还资金11.6亿元,打造沿海经济发展增长极。投入46892万元,支持电台、报社搬迁改造、京唐乌拉圭国际足球学校等新建,全国足球训练基地试点城市创建,唐山国际马拉松比赛、沙滩足球锦标赛举办等。

——助力绿色发展,生态唐山建设深入推进。投入231892万元,继续实施治理大气污染网格化工程,推进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建设等。投入12122万元,推进河道清淤,实施主城区河道贯穿连通、河流断面生态修复,推进全域治水。投入5398万元,完善监测体系,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支持地震台站维修改造,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监测等。

——加大资金支持,乡村振兴和“一港双城”战略顺利实施。投入7483万元,提高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标准,建立精准防贫机制,落实对口帮扶承德市任务,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投入192214万元,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农田水利设施维护、重点村环境治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投入97506万元,打通断头路,改扩建道路,加快改造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投入103868万元,对公交、机场等公益项目进行补贴。投入49500万元,支持世园会基础设施运营等。投入15830万元,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提升环城高速绿化带。

——着力改善民生,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投入256990万元,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等政策,支持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建设、西南交大唐山研究生院运行等。投入106469万元,启动市中医院搬迁,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打造医疗康养高地。投入168280万元,落实城乡困难群众救助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退役军人、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补助等相关政策。投入4806万元,支持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运营,加快市民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革命老区公共事业发展。投入136008万元,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障电子警察扩容、城区警务站设立等项目实施。投入131424万元,巩固全国文明城建设成果,完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提升社会公共管理水平。

——坚持依法理财,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与县区关系,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强化财政预算管理,预算编制推行“事前预算绩效评估”。完成全市国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加强财政监督,主动公开预决算情况,组织扶贫资金检查等,切实规范财经秩序。

总体上看,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市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部分项目资金支出进度缓慢,个别部门资金绩效理念亟待提升;加强债务风险防控等工作仍需加强。

二、2020年预算安排(草案)

(一)2020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的攻关期,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持续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全市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同时,为应对疫情影响,中央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为我市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综合考虑全市税源情况以及财政支出需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完成495亿元,同比增长6.5 %。

根据市委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决策部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紧紧围绕“十项重点工作”,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保障改善民生,严防政府债务风险,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财力保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原则:一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二是以收定支,提质增效;三是加强管理,严肃纪律;四是上下联动,齐心协力。

(二)2020年市本级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102838万元。其中,地方本级收入211864万元,上级税收返还89307万元,上级转移支付21244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186954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0000万元,调入其他资金252273万元(其中,调入政府性基金198721万元、调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8943万元、调入专户资金44609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2102838万元。其中,地方本级支出1557413万元,补助下级支出45956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5865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政府性基金收入174495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367413万元,港口建设费收入57000万元,车辆通行费收入72459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220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3817万元,彩票公益金等其他收入5003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745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598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1546229万元。其中,市本级支出1478171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03757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5484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7804万元、债务付息支出92227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00万元、其他支出16531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68058万元。

(3)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98721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500万元。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557万元。其中,困难企业到龄退休人员补缴社会保险费3107万元、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等项目450万元。

(3)调入一般公共预算8943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172376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1135611万元、财政补贴收入12062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01702万元、利息收入27251万元、其他收入335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77376万元、转移收入9480万元、动用历年结余108719万元。

(2)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281095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458904万元、医疗保险基金支出483674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5024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86338万元、机关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01934万元。当年结余-108719万元,累计结余1198008万元。

(三)重大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坚提速”,安排资金49198万元。其中,调旧育新资金31792万元,加快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支持领军企业、成长企业上市,支持工业设计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会展主体来唐办展及本地企业走出去参加境内外各类展会。科技创新资金12447万元,建设科技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支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快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人才支撑资金4959万元,用于引进高水平科研机构,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落实市长特别奖,开展人才奖励激励、引才引智等活动。

——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安排资金412363万元。其中,脱贫攻坚战资金8791万元,落实对口帮扶承德市任务,支持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建立精准防贫机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资金140615万元,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工程,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实施主城区河道贯通和调引生态水工程,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实施生态修复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资金262957万元,保障政府债券、棚改项目国开行贷款及唐丰快速路、华北理工大学新校园等项目到期债务还本付息,维护政府良好信誉。

——围绕打造教育高地和医疗康养高地,安排资金313698万元。其中,教育高地资金84010万元,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等政策,改善开滦一中办学条件,启动滦师、玉师搬迁,支持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个唐山研究院和唐山学院轻工校区改造维修。医疗康养高地资金229688万元,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要,启动市中医院、市中心血站、市120急救中心迁建及市疾控中心消防改造,支持市传染病医院、第五医院等维修、改扩建,市第二医院骨科大楼新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安排资金82977万元。其中,农业现代化资金27122万元,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稳”字当头。支持奶业振兴,建设国家蔬菜育种创新基地,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村人居环境资金55855万元,支持乡村振兴“十片引领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开展村级“一事一议”奖补和村容村貌提升,推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村建设,支持“四好农村路”、农村饮水安全设施维护,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安排资金450601万元。其中,老有所养资金211785万元,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弱有所扶资金46386万元,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落实各项救助政策,保基本民生。劳有所得资金18002万元,落实退役军人相关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保居民就业。文体事业发展资金174428万元,继续支持唐山劳动日报社、唐山广播电视台、唐山演艺集团发展,加快美术馆、博物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改造,开展公益性演出,支持新会展中心、唐山传媒交流中心项目建设,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举办冰雪运动、马拉松比赛等大型活动,加快雄安绿博园唐山园区建设等。

——围绕建设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安排资金713672万元。其中,城市发展“通道”资金218946万元,建设唐山空港城至鸦鸿桥公路,维护养护道路设施,推进新能源出租汽车、公交车推广使用;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及航运保障体系。城市承载力资金420162万元,推进实施垃圾分类,加快背街小巷改造,加强交通设施维护,实施城市增绿、中心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等工程。社会管理资金74564万元,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市廉政宣教中心新建、第二看守所迁建等项目实施,落实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支持智慧唐山建设运营。

——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排资金54833万元。其中,疫情防控专项资金20000万元,用于购置防疫物资、医疗设备,改造传染病院医疗设施,兑现一线人员工作补助。暖企促贸资金3300万元,保障“惠企20条”、“暖企促贸”等政策落实,全力帮扶帮助中小企业、外贸企业纾难解困,维护我市产业链安全。应急管理资金1533万元,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开展减灾宣传,建设防震减灾示范市,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预备费30000万元,用于新冠肺炎防控等不可预见支出,全力应对突发事件影响。

三、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及完成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1-5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财税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同时,全力以赴组织收入,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1-5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1.9亿元,完成预算的42.8%,超时间进度1.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0.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7.1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8.2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卫生健康、教育、科技等民生支出完成25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7%,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截至5月底,全市各级财政共拨付疫情防控资金48762万元,其中市本级20794万元,为支持打赢防疫战役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

(二)完成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1.坚持稳中求进,努力打造发展财政。促进创新发展,统筹用好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引进培育各类人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绿色发展,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继续实施冬季清洁取暖试点项目,推动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促进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紧抓国家政策窗口期,用好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资金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坚持民生至上,努力打造公共财政。完善财政支持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继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保粮食能源安全。以农村“十片引领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为导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建设长效机制,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医疗康养高地基建项目,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支持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教育高地。完善促进城市发展长效机制,大力推广PPP模式,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

3.坚持改革创新,努力打造现代财政。坚持科学聚财,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支持,全面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市场主体。继续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加快土地出让步伐,确保完成各项收入目标。认真研究改革动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坚持科学用财,牢固树立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强化资金统筹,硬化预算约束,坚持无预算不支出,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资金,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县级财政运行风险监控,统筹资金配置,落实保障责任,确保基层正常运转和平稳运行。坚持科学管财,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探索政府债务预算绩效管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认真落实信息公开政策,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财政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念、忠诚担当、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完成全市收支预算和各项工作任务,为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为“十三五”规划收好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下载1:2020预算草案.pdf

附件下载2:关于唐山市 2019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0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草案)的报告.pdf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