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政建议字[2018]第34号
刘淑贵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唐山市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和落实幼儿教师编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来抓,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公益普惠,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为基础,以提升保教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现了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894所(含小学附设园677所),在园幼儿22.53万人,教职工1.71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5%。我市发展学前教育的成功经验得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高度认可,2017年5月唐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部署会上作典型发言,2012年11月和2017年6月,唐山市连续两次承办全省学前教育现场会。
一、持续增加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办园条件
我市各级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投入资金持续增长,所占比例逐年提升。2011年以来,各级财政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投入,以每年5%的增幅,6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达50.93亿元。到2016年全市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达到11.87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9.32亿元,全市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452元。
市委、市政府连续五年将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列入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工程,新建独立设置幼儿园557所,对524所独立设置公办园、436所小学附设幼儿园进行了改扩建,惠及幼儿14.8万人。城市区先后投入资金22.92亿元,新建公办园10所,接收小区配套园并建成公办园9所,利用老旧小区闲置小学校园改建公办幼儿园38所,扶持企事业办园和集体办园24所,增加城区公办学位2.8万个。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办园条件,提高了普及程度,全市幼儿园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拓宽师资补充渠道,加大培训培养力度
(一)多渠道补充幼教师资。将学前教育教师补充纳入教师补充体系中统筹考虑,严格执行“逢进必考”的教师招聘制度,自2016年以来,全市共招考在编和人事代理幼儿教师850余人。积极推广由财政出资购买保教岗位,招聘“劳务派遣制教师”的幼儿教师补充新模式,三年来招聘3000余人。
(二)多形式培训在岗教师。深入实施“培训拉动、骨干带动、机制推动”战略,三年培训幼儿教师1.7万人次,实现全市幼儿教师轮训一遍。实施高校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顶岗实习、农村幼儿教师回高等师范院校参加在职培训的“双赢工程”,三年来共培训教师6000多名。
(三)积极储备幼师资源。为储备师资,积蓄后劲,我们不断扩大幼师培养能力。一是在唐山师院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水平幼儿教师。二是积极扶持唐山师院滦州分校创建了唐山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专门培养幼教师资。三是在唐山工职院开设了学前教育系,作为培养幼教师资的有效补充,这三所高校每年培养幼教师资近2000人,基本满足需求。
三、坚持科学保教,强化规范管理
大力倡导园本教研,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园立足本地实际,将课题研究与冀东文化、海洋文化、工业文化和陶瓷文化等本土特色结合起来,走出了“低成本、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新路子,创设了科学保教的良好氛围。
坚持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积极推行“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人文化”的“四化”管理模式,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幼儿园管理的通知》、《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对乱办班、乱收费、小学化等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全市学前教育迈上了规范化的发展之路,“小学化”、“成人化”、“保姆式”的不良倾向得到有效遏制。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市的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果,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但在学前教育发展改革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和束缚改革深入发展的不利因素:
1、公办幼儿园经费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地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省政府出台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保障公办幼儿园的经费投入,保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足额发放。省教育厅将于近期制定出台具体标准,我市将按照省厅规定贯彻执行。
2、公办幼儿教师编制不足。目前我市执行的幼儿教师编制标准是1983年核定的,2006年全省统一核定编制时,未将幼儿教师编制列入,因此大多数县(市)区的幼儿教师编制与中小学教师编制混合使用。教育部2013年制定出台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仅仅是指导性的文件,没有编制、财政等相关部门确定的编制比例或人数,因此可操作性不强,很难执行。近期内如有相关政策文件出台,我市将坚决贯彻执行。如没有,我市将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部分县区政府购买保教岗位的成功经验,保障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化。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唐山市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和落实幼儿教育编制的建议”,论点清晰,意见中肯,是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期望,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市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级党委、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学前教育投入每年以6%的幅度持续增长,到2020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8%左右。
二是进一步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2018年,计划新建公办园17所,改扩建公办园54所,扩充公办学前教育学位4850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年内启动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和管理工作,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制定评估认定标准,加强规范管理办法,力争年内认定21所普惠性民办园,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突破75%。
三是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既要保证数量,更要提升质量。首要是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采取核定编制、统一招考等方式及时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全面推行部分县区政府购买保教岗位的成功经验,构建地方财政支持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分期分批解决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问题。
四是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科学保教水平。发展学前教育增量是一方面,保质同样重要。我们将依托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全面推行教研责任区制度,定期组织集中研讨、专题讲座、下乡指导等常态化的教科研活动,实行市级、县区、乡镇、园所的分级教研管理模式,形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教科研网络。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推进幼儿园质量评估工作,坚持正确办园方向,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切实提高保育教育的科学水平。
您对以上办理情况有何意见,请填写《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附后)并及时反馈。
2018年7月5日
主办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