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多年来,我市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持续通过优化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整体提升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我市成为全省首批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的市,提前4年完成省定目标。
1、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18年,市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在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目标。2018年至2020年,市委、市政府连续将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民生事业重点工作列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十项重点工作”、统筹发展和共享发展等全市重点任务予以全力推进。同时,连续将农村学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计划。201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唐山市建设教育事业发展高地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统筹推进城乡中小学教育优质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任务。
2、持续优化中小学资源布局。“十三五”期间,我市义务教育资金投入以年均10%的幅度持续增加。其中,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到65%。五年来,累计投入22.52亿元,先后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中小学现代化推进工程,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13所,全市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同时,深入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改造计划,推动小学高年级向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小学低年级和教学点全覆盖,先后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220所。
3、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全面消除。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工程,规范招生行为遏制择校现象和均衡师资配备等举措,我市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我市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下降至1.86%,提前一年高质量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目标(省政府确定的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目标为:到2020年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消除大班额工作成效在全省保持领先。到2020年底,全市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进一步下降至0.16%,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全面有效解决。
4、不断强化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全面建立教师队伍补充新机制。坚持“逢进必考、择优录用”原则,“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54万人,其中90%以上的新进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二是城乡教师交流常态化开展。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按照每年城乡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的10%的标准,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城乡教师交流1.62万人。三是优质师资资源不断扩大。持续开展“名师”培养工程,市政府印发了《唐山市名师管理办法》,市教育局出台了《唐山市中小学名师工程实施方案》。目前,全市已培养市级以上名师443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6301人。依托优质师资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市级以上名师“点餐式”送教下乡活动,带动农村教师快速成长。近五年来,全市1400余人次的名师参与送教下乡,辐射带动农村教师近6万人。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得到了空前提升,但是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较优质均衡还存在差距,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和省人大代表建设,充分结合我市教育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努力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持续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继续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办学条件提升工程;二是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力争实现农村学校全覆盖,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成果。三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优秀教育人才、优质师资的培养和交流力度,落实国家、省有关政策,在教师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切实保障。
2021年9月22日
主办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