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宏银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扶持,全力解决‘一老一小’”难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持续加强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我市重视养老相关人才培养,助力养老事业发展。目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均开设了养老服务的相关专业。近年来,我市依托职业院校、专业机构,对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每年对全市民政系统及养老机构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指导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落实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制度,养老从业人员素质显著提升,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21年更名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现有在校生201人。市民政局已在该学院设立唐山市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培训基地,2018年举办了唐山市养老机构建设发展研讨会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培训会,2019年为唐山市10个县区培训养老护理员100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开设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现有在校生63人,2023年将有首批毕业生面向社会服务。
二、持续推动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改造提升
我市推动《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公建民营等方式,支持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建设、改造升级照护型床位,开辟失能老年人照护单元,确保有意愿入住的特困人员全部实现集中供养。
三、持续做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
我市印发《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关心关爱服务工作,落实农村留守老年人巡访探视制度,深入开展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目前,全市385名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纳入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各县(市、区)均已落实农村留守老年人巡访探视制度,实现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动态管理。
四、持续加大养老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
为加快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市出台了《关于市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市级财政在养老机构运营补贴、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补贴、农村互助幸福院、高龄失能老人养老及护理补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养老助残补贴等领域给予财政支持。2021年市财政筹措资金5436万元用于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本级共安排下达资金2098万元。2022年市级福彩公益金安排1711万元,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占福彩公益金总收入的81.48%。
根据《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关于印发<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方案>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各县(市、区)成立唐山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我市下发《关于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开展托育机构建设的通知》,对各级医疗机构单位福利性托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福利性托育机构进行一次性奖补,具体奖补资金办法正在研究制定中。待制定下发后,市财政局将采取后补助方式,将各县(市、区)所需资金安排在下一年度的预算中。
同时,我市设立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和就业补贴。养老服务机构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给予补贴,不包括就业困难人员个人应缴纳的部分。补贴期限,除对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时身份证年龄为准)。对于符合中小微企业标准的养老服务机构招用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和招用去产能企业失业人员,且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五、下步打算
一是继续支持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养老相关专业,大力引导和鼓励,加强养老服务类人才培养,努力让养老护理人才“跟得上”,助力养老事业发展。
二是继续加大对养老托育事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大力解决当前养老、托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主办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