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老有所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低龄健康老年人群体日益庞大。他们长期奋斗在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和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工作技能和社会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部署,坚持以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推动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相结合,大力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
一、全面实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签约服务
我市将签约服务机构纳入区域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和服务范围,依托医联体、医共体的网络和技术优势,为机构老人提供上下转诊、远程会诊、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339所,签约覆盖率达到95%。
二、打造“互联网+医院+机构”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
依托三级医院医联体远程医疗平台,为医养结合机构提供远程影像、心电和疑难病例会诊等服务1.3万人次,有效缓解了基层医养结合机构群众看病难问题。
三、积极推进医养融合、两院一体服务模式
全市有7所二级医院和21所基层卫生机构增加养老服务功能,通过内部改扩建,优化整合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养老等一体化服务。
四、推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
我市作为全国安宁疗护第二批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建立以机构为依托、居家为基础,机构与居家安宁疗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全市有26家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收治9000余例,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好评。
五、加强老年教育组织机构和网络建设
我市对老年教育工作非常重视,2021年12月,市级依托市电大组建的“唐山市老年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各县区依托电大分校,成立了县区“老年开放大学”,各乡镇(街道)都建有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依托社区教育中心开展老年教育。全市6196个村、社区中,有2992个挂牌成立村(市)民学校(老年教育教学点),挂牌率48.2%。全市形成了市、县、乡、村的四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
六、积极开展老年教育活动
全市老干部局系统、教育系统的老年教育机构,积极开展老年教育,努力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市教育系统还依托“唐山终身教育网”,不断丰富老年教育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线上学习的机会。2021年10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唐山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更名为唐山开放大学,同时成立唐山市老年开放大学,将成为老年教育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全市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每年20万人次以上。
为充分发挥高级专家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做贡献,并有利于新生力量的成长和队伍更新,国家特别制定了《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年龄,一般应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对其中少数高级专家,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够检查正常工作,征得本人同意,经履行相关程序,可办理延迟退休。关于弹性退休政策:我市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省级统筹,待国家、省出台相关弹性退休政策后,我市严格贯彻执行。
我市将积极支持老年人参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益事业,积极营造推动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相结合的社会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老有所为,广大老年人踊跃参与老有所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老有所养的良好氛围。
主办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