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139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9-29 09:11     
【字体: 】     打印

刘师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唐山市一直关注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社会管理、城市治理方面的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之后,依托现有成果,加强平台整合、数据整合,为破解现代化城市病提供解决方案。

我市正在积极打造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把信息技术和社会治理工作有机融合起来,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是加强基层管理,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市委政法委紧紧抓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改革的有力条件,注重在网格化等基层社会治理上下功夫,借鉴有益做法,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机制,补齐基层社会治理短板,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持续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抵御防范风险能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唐山,努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唐山模式。

我市按照省相关要求,高质量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工作。2021年初,省委省政府将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列为20项民生工程之一,截至2021年底,全市完成智慧平安社区建设投资4.17亿元,搭建完成以“三网三平台”为架构,以模型工厂、要素档案等8大基础功能模块为核心的市级平台;全市高标准建设完成1955个智慧安防小区,安装人脸感知设备14593路,车辆感知设备5416路,门禁1266路,采集小区楼栋、人员、单位、车辆等10余种类型数据3.37亿余条,完成数据转化2万余条。在唐山市发生疫情期间,智慧平安社区市级管控平台开发并部署“防疫感知”应用模块,及时获取小区配备红外线自动测温设备相关数据,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在不直接接触居民、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人脸识别、车辆识别、视频监控准确跟踪排查涉疫情相关人员车辆。针对疫情封控的社区,利用人脸识别巡查人脸识别的数据了解社区的封控情况,结合社区防疫工作人员加强疫情管控,有效提升了小区疫情防控水平和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为群众正常出入小区提供了便利。

同时,我们利用平安社区平台建设成果,在社区、物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推广社区微脑平台的普及应用。探索建立我市智慧平安社区由社区、物业管理、维护、使用的机制规范。探索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智慧平安社区大数据治理、运营,为实现大数据向数据成果的转化奠定基础。加快社区综合大数据APP推广应用,实现民心工程惠民便民的目标。推进在“智慧唐山”框架下探索建立与其他数据的交换共享、比对碰撞,为唐山高质量发展助力,努力推动我市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2022年,我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对“智慧唐山”建设运营、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城市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给予预算支持,为唐山市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财力支撑。市本级安排“智慧唐山”建设运营项目经费5780万元、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5090万元、城市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经费8428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智慧城市各项建设工作,提升城市的“两化”水平,让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落到实处,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