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严查不正规机构及在职教师违规培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发后,我市将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依法治理、从严规范,统筹推进、稳步实施。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组织明查暗访共190多次,查处问题300多个,累计清理广告313处。在市直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进展迅速,原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563家,通过转型或注销已全部清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实现100%。
随着治理工作的持续深入,办学行为的不断规范,个别机构为了逃避监管违规运行,逐渐转为“地下”,出现隐形变异。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1〕8号),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培训机构隐形变异问题进行查处。我市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同、条块联动,压实责任,将隐形变异培训问题查处工作纳入省、市、县和乡镇(街道)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治理功能,开展区域巡查执法,协调相关部门成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专班,开展联合执法,严查重处隐形变异的培训行为。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的工作要求,实行常态化排查,全市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出动2011人次,查处问题410个,查处无证照机构89家,通报机构46家。
二、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
一是教师有偿补课查处常态化。我市成立了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深入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收受家长财物等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了联合整治工作机制,对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一对一专题调度、常态化约谈,建立了定期讲评通报等制度。强化治理工作考核评价,将查处情况列入市委对县区教育高地建设评价体系。完善创新治理措施,做到“零容忍”,持续开展“三查”(拉网式检查,对重点区域明察暗访,对举报线索突击检查),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多渠道公示举报电话、邮箱,严厉惩处有偿补课行为。每年寒假及暑假前,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落实严禁教师有偿补课“八个一”工作(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开展一次“三诺”活动、向教师发放一份告知书、向家长发放一张明白纸、建立一套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一次提醒谈话、向社会公开举报平台)。暑假期间,由学校包联领导对包联教师进行不定期走访,关注重点学段、重点学科教师的动向,及时进行警示提醒。开学后开展“回头看”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责成有关学校做到立行立改。近三年,我市处分违纪教师123人。二是多方借力加大检查曝光力度。主动回应民生关切,我市由唐山市纪检监察委员会、市委宣传部、市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唐山广播电视台承办的《问政面对面》。市教育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携同《问政面对面》专栏记者对群众举报进行突击检查,曝光有偿补课等问题。广泛宣传,接受社会监督,鼓励家长和群众举报。同时将师德师风工作与基层党建相结合,与教育系统治理微腐败专项行动相结合,与学党史、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相结合。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致力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16个,汇编印发《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资料》上万册。致力师德教育常态化。全市召开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4568场,印发《师德专题教育读本》上万册。有针对性地将师德专题教育培训内容列入全员岗位培训、校本培训及新教师培训,市直教育系统参加培训人数达6.7万人。组织165名教师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1年全国中小学德育骨干、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示范班。全面开展以“学规范、强师德”为主题的“承诺、亮诺、践诺”活动,我市的“三诺”活动得到省教育厅充分肯定,“河北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予以转发,《唐山市开展学准则、铸师魂“三诺”活动》《唐山市出重拳整治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工作经验》被河北省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信息[2019]第16期专版刊登。遵化市“德能双馨严肃干教队伍 严惩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暨警示教育大会”的经验和做法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上发布。
三、下步打算
(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一是建全常态巡查机制。着力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成果,指导各地开展常态巡查,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及信息。落实“黑白名单”制度,对违规机构,坚持露头就打、从严从重,坚决做到“零容忍”。二是开展专项排查治理。用好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严查隐形变异行为,严厉打击变相违规培训,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查处力度,开展专项治理。我们将充分运用“双减”协调机制,发挥属地排查职能,与市场监管、公安、民政、街道办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隐秘变异培训行为严厉打击,切实规范行业秩序,维护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三是健全教育执法体系。今年1月,教育部、中央编办、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意见》,我们将积极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加强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能力,抓好执法巡查。四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提高学校作业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健全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渠道,开展课后服务精品课程资源推介。通过多种形式,提醒家长擦亮眼睛,捂紧钱包,切实提高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辨别度和警惕性。五是强化社会监督举报。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我市教育局在官方网站开设工作专栏,全面宣传和解读相关政策,晾晒阶段性成果和典型做法,同时指导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拓展宣传渠道。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畅通线索获取渠道,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主动性。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壮大监督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有效合力。
(二)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方面。一是增强政治敏感性,强力抓好落实,务求提高成效。逐级压实责任,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各学校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及时了解教师队伍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手段重点掌控个别教师在校外的活动轨迹,把各种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结合主题教育,集中开展警示教育。在全市范围内,充分利用违规有偿补课查处典型案例,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做到各级各类学校不少一校,在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研员不漏一人,增强守法意识,筑牢思想防线。三是创新方法途径,提升服务水平,疏堵结合,综合施治。通过全面开设名师网上课堂,办好家长学校,与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等办法,让学生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听到各级名师、骨干教师的讲课。市教育局将组织评选出省、市级名师优秀教学设计、论文、专题报告、教育专著等教育教学成果,通过出版和网络推送等手段供教师、学生学习使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社会需求。针对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事前严防、事中严查、查实严处”的立体监督、精准治理模式,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进行拉网式排查。四是落实新时代师德师风长效机制。要求各县(市、区)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落实新时代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
主办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