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风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乡村排水系统暨污水治理的设计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应治尽治、就地就近和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原则,科学谋划,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着力推进乡镇所在地、中心村等重点区域以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点河流湖库沿线等环境敏感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一、抓好农村道路硬化。自2018-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到2021-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我市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与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进行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指导各县(市、区)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消除主街道未硬化村庄,基本消除副街道未硬化村庄,对路面破损影响通行的村庄道路进行修复,进一步提高通村路、穿村路、村内主副街道硬化质量和覆盖率;鼓励有意愿、有需求,经济条件允许的村庄,推进道路硬化与排水沟同步建设。
二、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五清三建一改”为主要内容,组织乡镇、村干部群众定期对村庄内外、房前屋后、院内院外、坑塘沟渠、道路两侧、田间地头等区域的垃圾、杂物、农业生产废弃物、残垣断壁进行清理整治。其中,重点对村内坑塘沟渠进行常态化清理,避免出现垃圾、杂物、农业生产废弃物等堆积、堵塞水体、水道现象,确保雨季排水顺畅,防止出现积水浸泡道路的问题。
三、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分类推进,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源头防控,压实网格化环境监管责任,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聚焦农村地区坑塘、沟渠、河道等水体,强化全面排查整治。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生活污水不乱排乱放,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2023年我市完成435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您建议的“落实属地责任、发动部门职能、优化建管机制”,拓宽了我市的工作思路。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取宝贵建议,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一是构建高位推动机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总要求来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整治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列入营造营商环境、基层党组织创A重要内容和乡村振兴考核内容。二是实行全民共建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进行广泛宣传,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整治影响村庄环境的突出问题,雨季、雪季积极清理路面积存污水、淤泥,养成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放良好生活习惯,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督导检查机制。聚焦农村污水、垃圾等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制定季度考评办法,定期现场抽取每县(市、区)2个乡镇10个村进行实地督导考评,对负面问题建档、扣分、交办、回头看。四是强化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对接中央、省专项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通过以奖代补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项目。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农村工作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唐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