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作为一个重工业城市,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引进培养人才始终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课题。在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如何占得先机,为唐山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积蓄动力?在今年的政协会议期间走访了市政协委员、唐山市人社局党组成员李雅宏。
截至2017年底,全市人才总量为154.2万人,占总人口的20.3%,人才密度29.85%,较2009年的15%增长近15个百分点。其中,处在金字塔尖的高层次人才30711人,占人才资源总量的2%。
李雅宏说,当前,随着我市加快构建“4+5+4”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和“一港双城”发展布局,对人才的数量、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人才支撑。
为此,今年政协会上,李雅宏带来了提案《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他建议我市围绕唐山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机制,在强化人才智力支撑上实现新突破。
“今年,将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凤凰英才’计划,实现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贡献率四个‘大幅提升’。”李雅宏说,我市全年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0人、外国专家200人次,柔性引进京津专家100人次以上;组织100名大型企业、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赴欧美国家学习考察,组织2000名企业经营管理者赴国内一流高校参加高端培训;新建省级院士工作站5个、市政府特邀院士工作站3个以上,组建3个“中高职联盟”,把唐山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各方精英聚集、创业环境优良、创新活力迸发的“人才港湾”,为唐山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注入动力、提供支撑。
“凤凰英才”计划自去年在我市实施以来,通过不断提高人才政策的优惠力度,提升了唐山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李雅宏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打造人才政策“升级版”。还将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推动“凤凰英才”计划持续更新、不断完善,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李雅宏还建议,发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等政府投入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个人和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落实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完善国家有关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多方力量汇成智慧,为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和“两个率先”目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