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湖公安分局凤凰台警务站辅警刘志强整洁的家里,电视柜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张第十届河北省见义勇为英雄表彰大会的合影,旁边摆着一尊唐山市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奖杯,墙上则挂着三面鲜红的锦旗,其获得的荣誉证书摞起来更有半米多高,处处彰显着这位普通人的不平凡。
今年45岁的刘志强,讲起话来质朴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给人一种亲切感。他早年在老家滦南务农,2010年来到市区在建筑工地打工。有工友不慎出了工伤,鲜血直流,他冲上去帮忙抢救,协助送医。在工地设备间里捡到2000多元钱,虽然没人看见,他仍主动还给失主。生活虽然艰苦,他爱帮助人的性格一直没有改变,看别人遇到难事总会主动伸出援手。
2014年1月5日,3名大学生在南湖冰面玩耍时落入冰窟窿,危急时刻,正在附近锻炼的刘志强同其他5人一起走到冰面上,手拉着手,上演了一幕冰窟救人的义举,这条“生命锁链”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刘志强等人先后获得河北省见义勇为英雄群体、路南区见义勇为先进群体、唐山市见义勇为模范群体等荣誉称号。
作为“锁链”的一环,刘志强却在事后主动淡出了大众视野,但他无私奉献、热心公益事业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而且走得更加坚定。重阳节,带着慰问品看望养老院的老人;国庆节,携妻带女探望地震截瘫患者杨玉芳夫妇……刘志强默默地做着一件件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
为了把爱心和正能量传播开来,刘志强还联合南湖救人的其他成员,共同成立了手拉手爱心团队,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爱心团队连续8年去市儿童福利院慰问孩子,近3年来,资助孩子们尿不湿、水杯、台灯等生活物资,价值2.5万多元。在善举的感召下,爱心团队也由最初的6人发展成近百人的队伍,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
2015年,刘志强成了南湖公安分局的一名辅警,因工作勤恳,赢得了同事的敬重,成为辅警队伍的带头人,“最多的时候管理着74名辅警”。为了让这些年轻人能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作为党员的刘志强操碎了心。在母亲节时,他发起为母亲洗脚活动,当天就接到了一位辅警母亲的电话,“没想到孩子的变化这么大。”看见有的辅警“5个包子吃3个扔2个”,他号召辅警们开展“光盘行动”,提高节约粮食的意识。
救助事故伤者、帮助弃婴、救助迷路老人……家里挂的锦旗,每一面背后都是一个关于刘志强救死扶伤的故事。“我就是用善良和别人打交道。”刘志强用自己的真心,感动着周边的人,也感染着周边的人。
在刘志强所住的瑞安园第一社区,他的“头衔”可不少,居民代表、社区志愿者、社区网格员……每个身份背后都有他不求回报的付出,同时也是居民对他热心公益的认可。
今年3月19日,我市突发新冠疫情,社区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社区有2400多人,很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没有注册健康码,刘志强就带领志愿者耐心地指导,帮忙注册,到全员检测结束,已经是晚上11点多。“累是挺累,当时没点组织能力还真不行。”回忆起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刘志强颇为自豪。扫码、测温、维持秩序、给居民送菜……只要时间允许,哪个岗位需要,他就主动到哪里,几乎一直在疫情防控前线。
搬进小区3年,几乎所有居民都知道有这样一位热心肠的“大哥”,有为难着窄的事都会找刘志强咨询,而他也会倾力帮助。去年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社区准备进行文艺演出,刘志强主动请缨,短时间内组织居民成立了瑞安园蓝凤歌舞团。进行大家白天没有时间,就晚上排练,有拿音响的,有设计服装的,有专门录像的。演出当天,自编自演的舞蹈、诗歌朗诵、评剧、流行歌曲演唱等节目,深受居民喜爱。
刘志强是一名辅警,妻子从事月嫂工作,两个女儿一个刚参加工作,另一个还在上学。每次参加公益活动,他都会尽量带着妻子女儿,把这份爱传递给她们,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不求回报,行善最乐。刘志强一家没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却拥有巨大的精神财富。“我努力用爱心去温暖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别的没什么要求。”刘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