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劳动日报讯(记者 李慧)8月27日至28日,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创新应用场景媒体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唐山,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记者深入我市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及开滦集团等重点企业,探寻场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唐山密码”。
省科技厅将场景创新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抓手,积极探索高效转化新范式。作为我省场景创新实践的重要阵地,唐山始终秉持“场景创新 赋能产业”主线,深耕“为场景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双路径。在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智能巡检、特种作业等机器人产品的动态演示,让记者们直观感受技术与场景融合的魅力。唐山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协同京津资源,联动部门与地方已培育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场景创新案例。
走进百川共享工厂,企业相关负责人赵辉详解了共享制造如何为京津冀中小科技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中试测试等全链条服务。今年共享工厂已服务130余家企业,助其缩短研发周期15%、提升效率10%,形成可推广的“百川模式”。中信重工开诚智能展现了企业围绕场景需求持续迭代技术的创新活力,其产品深度融入钢铁、矿山等支柱产业。
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综合监管场景的演示让人眼前一亮。该场景联合清华大学、华为等高校和企业,打造了“空天地网”监管场景,运用无人机群与AI破解监管难题,实现了矿产、林业、海洋等领域的智能化监管,效能大幅跃升。
河北中迅科技建成全球领先高速动态模拟试验测试平台,突破传统风洞尺寸与流场限制,支撑白鲸W5000无人机适航认证,夯实京津冀低空经济“新底座”。开滦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的全球首套微米级聚甲醛纤维中试装置,更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动注脚。
此次活动中,唐山不仅展现了在场景创新中的坚实步伐,更彰显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随着更多创新场景的落地,唐山正以“场景”为桥,吸引八方资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