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港集团、曹港股份绿色港口建设亮点纷呈
减污、降碳、扩绿、增效齐发力
唐山劳动日报消息(记者 景立华 通讯员 徐超、刘航)今年以来,曹港集团、曹港股份在绿色港口建设上强力推进,以绿色转型发展为主线,锚定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标准,系统优化运输结构体系,构建精准治污网络,加速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迭代,形成“减污、降碳、扩绿、增效”四维协同的发展格局,为唐山港口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曹港力量。
曹港集团、曹港股份构建铁矿石零排放疏港通道网,推广铁矿石“水水中转”与“水铁联运”,以结构性升级推动物流体系低碳化转型。创新推行“水水中转”,利用港区具备“大港大船”优势,大船抵达曹妃甸港港区后,用小船将货物倒运至黄骅港。“水铁联运”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8月初,曹港集团、曹港股份铁矿石铁路运量突破560万吨,新能源车运量突破1700万吨,铁矿石绿色集疏运占比达82.7%,有效降低碳排放。
清洁能源,助力“零碳港区”建设。目前,曹港集团、曹港股份内共投用180余台新能源自卸车,近100台新能源铲车,配套64座充电桩,2025年上半年绿电年采购量超3755万kW·h。曹港矿石码头、曹港弘毅码头、曹港联运码头岸电设施全覆盖,创新实施优惠政策,激励船舶主动使用清洁能源。
打造“无废港口”示范点。曹港矿石码头高站位谋划“无废港口”建设方案,明确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聚力打造曹港集团及河北港口集团层面的“无废港口”示范样板。通过构建总长9772米的封闭式皮带廊道,实现矿石 “零碳” 输送;依托“公转铁”战略,建成年疏运能力1520万吨的3座火车装车楼及3条铁路专用线,搭配新能源汽车运输,形成“廊道+铁路+新能源汽车”的多式联运格局,实现股份公司绿色运输占比近 85%,从源头上减少粉尘污染。
搭建智慧港口管理平台,实现固体废物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堆取料系统自动化率显著提升,年节约人工成本300万元,资源化利用率达100%。规范处置危险废物,投资80万元重建危废间,实现港区危废100%安全处置,并依托专业机构实现船舶污染物闭环管理。创新开展固废资源化利用,制作宣传栏、花箱、艺术摆件等设施,推进“变废为宝”。成功入选唐山市首批“无废港口”建设优秀案例,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实践范例。
未来,曹港集团、曹港股份将继续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技术驱动、模式创新、生态协同”为核心,研发生产业务一体化管控平台、卸船机自动化等多个科技兴港、科技兴安项目,构建全产业链智慧绿色运输体系,为港口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曹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