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劳动日报讯(记者 媛媛)10月14日,记者从唐山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民政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自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8235户,有效提升了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
为切实提升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市委、市政府从2022年开始,连续四年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纳入民生工程。
按照年初省民政厅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民生工程进行的安排部署,今年2月份,市民政局印发了《2025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分解年度任务,明确改造内容,细化工作流程和具体落实举措。争取省级资金支持119万元,市县两级配套资金78.6万元。截至6月底,全市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203户,提前且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市县两级民政部门按照民生工程方案要求和改造标准,本着自愿、安全、便利、经济的原则,以提升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有效满足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需求为目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将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作为改造对象,做到应改尽改。完成上述人群家庭适老化改造的县(市、区)适当扩大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严格按照申请、审核程序,逐户建立改造档案1203份。
今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中的地面防滑处理、地面高差处理、安装床边护栏、安装扶手、配置沐浴椅、配置手杖、配置防走失装置等7个基础项目由政府予以补贴,标准为省级财政每户补贴1000元,市级财政对市各县(市、区)每户补贴1000元。其他县区根据实际同步做好配套资金保障。老年人自愿申请改造基础项目,除基础项目外也可个人出资对其他项目进行改造。
实施改造过程中,由县级民政部门负责,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上门对每户家庭生活空间、老年人生活能力、家庭照护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在细致征求老年人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改造方案,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核把关。县级民政部门选择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改造方案和《河北省居家适老化改造技术指南(试行版)》组织施工,改造所需物资、产品、器材等全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真正做到了经济适用、安全舒适。
严格组织验收。由县级民政部门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按照“完工一户,验收一户”的要求,逐户进行改造验收,确保施工符合方案和技术标准要求。市民政局督促指导县级民政部门认真开展“回头看”,对每户改造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做到100%全覆盖;对存在问题建立整改台账,迅速组织整改。市民政局采取入户核查等方式,对各县(市、区)适老化改造情况进行了抽查检查,有效保证了改造工程的安全关、质量关和标准关。
下一步,全市民政部门将坚持人民至上,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密切关注特殊困难老年人,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加速推进全市养老服务提质提效,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