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开平丰山张记米粽

来源: 唐山市文旅局 唐山周末微信小程序

马伸桥镇位于天津蓟县城东18公里处,历史文化悠久,是蓟县历史上的八大集镇之一。在这样一个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的小镇,有一家张姓人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而张连方就是这家的子孙,1870年出生的张连方,兄弟三人中排行最小,虽然他是最小的孩子,却丝毫没有影响他扛起家庭重任。1895年,张连方开始了春夏时节挑了粽子担走街串巷地叫卖粽子,起初张记米粽只有高粱米和黄米两种,粽叶来自家门前那条河的芦苇荡里,粽绳是前一年收了小麦后晒干的麦杆,起初的售价也只是1枚铜钱5个粽子,那时候粽子是用木柴烧的,柴香合着粽香,那香味真馋人,整条街上都能闻到。在孩子们呱呱坠地后沿街叫卖粽子的营生已经不能维持生计,1905年,张连方在京东重镇马伸桥开设一爿(pán)小吃部,张家自制的粽子就摆放其中。马伸桥是通往清东陵的必经之路,1905年,光绪皇帝去清东陵谒陵,因雨受阻,把马伸桥一豪宅改为临时行宫,驻跸马伸桥。当地官员得知,便精心挑选了小吃部的张家粽子进奉给皇上,皇上吃后连连赞许,说真是京东一绝呀!因为曾受到皇帝的褒奖,张记米粽也被命名为“御封粽子”。

开平丰山张记米粽1.jpg

开平丰山张记米粽2.jpg

1959年张家第二代传承人张宝全所在的家乡蓟县因修葺于桥水库移民搬迁到唐山市开平区峰山村。起初由人民公社化,大家一起劳动生产,到后来土地包产到户,家里的粮食充裕起来,张宝全想起了父亲传下来的米粽。粽子叶是自己去故乡亲自采摘晾晒,粽绳由麦杆变成了马莲草,原料不变,味道不变,由于当时社会环境不允许个人买卖,张宝全便包粽子馈赠亲朋好友,张宝全同父亲一样,粽子选料讲究,把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口感上乘,得到亲朋好友的一直赞赏!

2012年张家第三代传承人张秀芸竞选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丰山村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没有较丰富的农作物,张秀芸突然想到了自家“御封粽子”。于是她便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于是,她不断完善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张家的粽子由起初的高粱米和黄米两种变成了现在的豆沙粽、红枣粽、蜜枣粽、八宝粽、紫糯香粽等8种。

丰山张记米粽2014年正式投入生产,2015年完成商标注册,同年丰山张记被开平区妇女联合委员会命名为“妇女手工业基地”的称号。2019年扩大规模第四代传人李丽成立唐山市铭骏达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4月初,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核查组对公司前置审批,场地,人员,物料,食品安全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现场查验,最终得到审查组专家的一直高度认可,成为开平区第一家获食品生产许可粽子生产加工企业。同时得到开平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成功的迈出了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化发展的第一步。现阶段拥有独立、规范的厂房和专业的封装、杀菌等设备。2020年张记米粽年销量达到45吨,成为唐山市开平区开平镇主要农作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