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唢呐艺术(唐山花吹)

来源: 唐山市文旅局 唐山周末微信小程序


图片0.png

唐山花吹传承人姚少林(右二)于 2009 年 10 月参加“河北省第二届民族器乐大赛”,表演唢呐曲《喜讯到农家》获金奖,整个曲目由唢呐,笙,鼓,镲等组成

唐山花吹,是在鼓吹乐正常吹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汉族民乐,包括唢呐、鼓、钹三个部分。它是以手中的乐器为载体,集演奏、表演于一身,既好听又好看的一种鼓吹乐演出形式。这种形式一出现,就得到了汉族劳动人民的喜爱。

唐山素有歌舞之乡、体育之乡的美称,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从这里诞生,民歌、吹歌极其兴盛。这些民间艺术为唐山花吹准备了优越的条件。而唐海县(今曹妃甸区)作为花吹的兴起之地,因其与乐亭、滦南、丰南接壤,组建农场时汇集了唐山各地的优秀人才,形成了发展民间音乐的优势,促成了花吹艺术在这块土地上发扬光大。

唐山花吹是在鼓吹乐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一门花奏艺术,其萌芽于清代咸丰年间,发扬于清末民初,成熟于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清道光十一年(1831 年),滦县艺人姚宏从师南寺道士学鼓吹乐,始建姚家鼓乐棚,到现在已相传八代,即:姚宏(花吹处萌芽状态)—姚庭艺—姚庆玉—姚卓雨(花吹出现)—姚文宝—姚少林(唐山花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希呐—姚俊彬。此派为滦西派唐山花吹,以小唢呐为主要乐器,民乐烘托。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迁安艺人周柏祥。即:周柏祥(花吹始问世)—金财(花吹初创期代表人物,传艺至滦东)—任启瑞、陆云起—陆云峰、任启文—周立广、王永山—尤喜。金财的旁系徒侄崔占春、倪士然、赵柏青、王凯等人(均为秦皇岛人)发展了花吹,达到一个高峰期。此派为滦东派。秦市花吹,以大唢呐(中音)为主奏乐器,鼓钹烘托。

在鼓吹乐的演奏中,以手中的乐器(主要指唢呐、鼓、钹等)为载体,在保证乐曲完整的前提下,集演奏、表演于一身,是鼓吹乐中一种既好看又好听,活泼、风趣,非常引人入胜的一种演出形式。

唐山花吹是在唢呐花吹、鼓类花击、钹类花打,吹、咔、哨、耍等不同演奏技巧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艺术门类。

唐山花吹伴随民间习俗共存。凡节日、喜庆、庙会、门市开张、闹秧歌等场合,都有花吹演奏。它以乐器为载体,奏演合一,好看好听。

图片.png

唐山花吹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