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出亮眼答卷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出亮眼答卷1.jpg

巴威装备制造唐山有限责任公司。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邢丁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金宗明

近年来,唐山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在产业升级、创新协同等领域交出亮眼答卷,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吸引产业转移 优质项目抱团发展

金秋时节,走进曹妃甸装备制造园区,一派生机勃勃的生产景象跃入眼帘。巴威装备制造唐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焊花闪烁,工人们在紧张忙碌着,争取早日交付订单。公司质检部经理喻超介绍:“从北京石景山长安街西延长线,到河北唐山曹妃甸港口边,我们实现了从‘山’到‘海’的跨越。”这一跨越不仅是地理位置的变迁,更是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出亮眼答卷2.jpg

巴威装备制造唐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邢丁 摄

唐山以京冀曹妃甸、津冀芦汉两大协同发展示范区为龙头,吸引了京津转移产业“组团式”进驻。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发挥首钢产业链的资源优势,成功引进巴威公司、首钢气体、厦门日上等产业链项目签约、开工、落地、投产,实现产业“抱团发展”,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集群效应。

“北京创意 唐山转化” 双向奔赴带来协作共赢

北京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快速出餐机器人的创意,在唐山高新区百川机器人共享工厂落地;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致和,正与唐山企业协力谋划“腐乳生产黑灯工厂”……9月16日,在北京·河北机器人产业共享制造对接会上,这样的场景正不断照进现实。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出亮眼答卷3.jpg

北京·河北机器人产业共享智造对接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邢丁 摄

“北京创意,唐山转化”。目前,百川共享工厂正在推动形成“数据处理在唐山、生产协作布全国、智力资源汇全球”的格局,已吸引160余家企业通过共享工厂实现量产,其中30%是北京企业。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出亮眼答卷4.jpg

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邢丁 摄

唐山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尤其是精品钢铁、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为机器人提供了丰富的试验场和应用空间。而北京以其顶尖的人才与科研资源,持续输出前沿创意与关键技术。清华大学矿物质检测技术、中国科学院的生物合成中试基地、百度的智能云产业园等一系列项目在唐山落地,为唐山注入了澎湃的创新动能。

创新协同 激活协同发展新动能

日前,开滦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合作完成了系列聚甲醛纤维制备技术的中试试验,实现了从煤炭到高端化工新材料的产业化突破。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交出亮眼答卷5.jpg

工人在开滦中试基地50吨/年微米级高强度聚甲醛纤维产业化示范装置上查看生产情况。李冠橦 摄

创新是发展的驱动力。为深化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先后在唐山建立研究院,深化“京津研发、唐山转化”,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唐山分园揭牌,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三期竣工,河北省钢铁实验室、河北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唐山,多方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