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板栗树春剪时节,在唐山市迁西县兴城镇后铺村的板栗林,板栗专家史正宽正在为栗农们讲解板栗树修剪技术,栗农们通过聆听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栗树管理水平,栗林里一片忙碌景象。
迁西县素有“中国板栗之乡”美誉,全县有板栗树75万亩、5000万株,年产量近8万吨。近年来,该县持续加强板栗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全力推行板栗标准化、无公害和有机化生产技术,加快实现基地建设品种化、生产技术规范化、生产过程无害化、采收储藏科学化,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板栗产品。
迁西县是纯山区县。上世纪80年代,该县因首创了“围山转”整地造林样板模式而闻名全国,当时累计新增以“围山转”为主的工程造林36.8万亩。如今,迁西形成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梨桃”的立体荒山绿化模式,林地面积已达1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5%。“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旅游城市”等多张靓丽名片纷至沓来。
为山披绿“赚”来了生态,更“赚”鼓了村民的口袋。近年来,迁西县立足资源优势,推行产业化经营,使迁西板栗产业发展得到全面提升。目前,全县板栗产业产值突破25亿元,“迁西板栗”商标成为中国板栗产业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大山成为迁西农民的“绿色银行”。
“加入合作社后,社里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有机肥料,板栗收购价格比附近每斤还高出两元,一年能增收2万多元。”喜峰口板栗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刘国红掐着指头算了一笔账。成立于2006年的喜峰口板栗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3万余人。如今,全县有板栗专业合作社300余个、板栗深加工企业35家。
此外,迁西县不断延伸板栗加工产业链条,除传统的糖炒板栗外,还开发出小包装板栗仁、板栗罐头、板栗粥、板栗酒等20余个品种,深受市场欢迎。板栗真正成为迁西农民增收的“致富果”。
2021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出炉”,“迁西板栗”评估品牌价值为30.25亿元。2022年,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对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进行了公示,迁西板栗作为唐山市唯一入选的特色农业品牌名列其中。“我们将继续以‘生态、富民’为指引,把握大势,坚定信心,明确板栗产业为主导的发展定位,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延伸农业深加工产品链条,发挥农业产业带动效应,扛起建设农业强县的‘大使命’。”迁西县委副书记、县长田文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