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中,1名少年掉进湖面上的冰窟,危急时刻,一位中年男子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冰冷的湖水,救起落水男孩——这位救人者就是出生于丰润区七树庄镇鸦儿林村、现在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的刘宝权。得知刘宝权的善举后,上海财大很多师生和朋友纷纷在网络上接力点赞,上海《文汇报》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3月20日,刘宝权收到了由丰润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颁发的“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事件:冰冷湖水中救出落水男孩
日前,上海财经大学医疗健康中心的侯先生给本报来信,讲述了这段救人佳话。
刘宝权今年41岁,2月13日15时30分许,回家探亲的他带着妻儿到丰润区曹雪芹公园游玩。时值七九,湖面上的冰层已开始融化,有关部门在湖边拉起了警戒线,提醒路人不要进入湖面玩耍。看到有的儿童在警戒线边徘徊,刘宝权和妻子边向前走边提醒他们“冰面正在融化,要远离警戒线”。当他与妻儿刚刚走上桥面时,突然听到有人大喊“救命”。刘宝权循声望去,原来1名少年并未听从他们的劝阻,踏上了冰面,掉进了冰窟窿里。男孩仅靠胳膊扒住些许冰缘,旁边3个小伙伴吓得不知所措,连哭带喊地呼救。刘宝权见状,赶紧一边脱掉外衣一边朝湖面冰窟跑去,同时嘱咐妻子拨打110。
湖水冰冷刺骨,刘宝权拄着一根匆忙中从湖面捡到的长树枝慢慢向孩子落水方向前行,水渐渐没过膝盖和腰,刘宝权开始触不到河底了。他小心地把树枝伸向男孩,眼见男孩抓住了树枝但就是爬不上冰面,情急之下,刘宝权用右掌砸冰,找个抓手使力的地方,见此,男孩也开始用胳膊肘用力破冰。刘宝权最终将男孩安全拉回岸边,此时,刘宝权破冰的右手已鲜血淋漓。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刘宝权悄然离开了。
侯先生:他是唐山的骄傲
“如果不是偶然谈起,我竟然不知道无名英雄就在身边,刘宝权是唐山丰润人,他是唐山的骄傲。”信中,侯先生说,他曾经和唐山有过一段不解之缘。1968年至1987年20年间,侯先生曾在开平冶里部队当军医,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侯先生因抢救伤员工作突出荣立一等功。2006年,他被邀请参加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活动。“我对唐山有特殊的情感,刘宝权就是从唐山飞出的‘金凤凰’,是唐山这块热土培养出来的成功者。”侯先生说,这样的善举发生在刘宝权身上“并不是偶然,而是预料之中的事”。
侯先生说,在他和同事心中,刘宝权是个积极上进、热情、有善心、孝敬父母、有感恩之心的人。刘宝权的父母都是农民,一名农家子弟考上大学,再考取研究生、博士生,他现在依然一边教学一边攻读博士后学位,他多次在国家重量级刊物中发表有价值的论文、著作。2013年,刘宝权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师。侯先生说,只要刘宝权身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老师,他都会伸出援手,他还带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补习英语。不管工作多忙,刘宝权都要抽时间给父母打电话,每逢春节,他总要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每当教师节,他就和他的导师一起过节。
刘宝权:建议救人者“见义智为”
刘宝权春节探亲回家、从冰窟中救出一名儿童的消息传遍了他所在的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大的很多师生在网络上接力点赞,不少学生还亲切地称刘宝权为“宝权哥哥”“宝哥哥”,上海《文汇报》也专门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21日,拨通了远在上海的刘宝权的电话。“我只是做了一件在紧急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做的事,没想到却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注。”刘宝权说,多年来,他一直十分关注新闻报道中关于救人事迹的报道。他说,回想救人的一幕,他庆幸自己在救人时并没有鲁莽行动,而是一边救人一边嘱咐妻子拨打110电话,还下意识地从湖面捡起了根长树枝。“冰窟救人都是偶然发生也是瞬间发生的事,谁也无法预测后果。”刘宝权希望通过晚报呼吁,未成年人遇到此类事件尽量不要冲动救人,应紧急呼救,尽快拨打110救助电话。而参与救人者,应该“见义智为”,尽量利用身边可利用的一切,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自刘宝权救人善举在上海财经大学传开后,他所在学校不少同学开始积极加入校医疗健康中心组织的危机时刻如何救人和自救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