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公安机关开展“2014·我做的群众最满意的一件事”评选活动,经层层推荐,评选出13件优秀事例,其中2件优秀事例的主人公来自我市。近日,报告团在丰南大剧院开讲,我市两名民警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为群众服务的暖心小事,引发全场民警的强烈共鸣。
郭天环:5分钟办理临时身份证系全市首创
郭天环是古冶区公安分局户政科科长。2014年,她与同事一起改进临时身份证的办理方法,实现群众随来随办,立等可取,办证只需5分钟,系全市首创。
郭天环说,目前,办理临时身份证的时限是24小时。按照规定,一般8个证使用1张底模。按说,从审核申请、调取信息到排版打印、塑封制作,1天时间不算长,可群众来办临时身份证,都心急火燎急等着用。
一天,办证大厅来了一位60多岁的女士,进门就喊:“你们得帮帮我呀,救救我老伴儿!”经询问,该女士的老伴儿得了心脏病,需要马上住院做手术,可到医院才发现没带身份证,回家也没找着。按照医院规定,一般情况下,没有病人的身份证就办不了就诊卡,后续治疗可能会受影响。该女士问能不能马上给办个临时身份证,说着急得哭了起来。郭天环立即让同事开机制证,仅几分钟就把新证交给了这位女士。原本能做8个证的底模只出了1个证。
事情过去了,可郭天环心里一直放不下,怎么才能缩短办证时间,让群众少耽误时间,少着点儿急,来了就办,办了就取,还不浪费材料?郭天环和同事一起利用晚上、休息日时间搞试验。 “方法很简单,事先把一张整底膜按照一张临时身份证的尺寸裁成8小块备用,需要制证时,随时取一小块底模,用透明胶带纸严丝合缝地粘在白纸上,送打印机打印,然后再高温塑封,齐活!整个过程下来不超过5分钟。”郭天环说。
2014年4月16日一大早,郭天环等人把写着“我局办理临时身份证的期限由1个工作日,调整为当场办证、即刻领取”的公示牌,挂在了办证大厅。来办事的群众一下子围了过来,有的说“太好了,以后多着急的事也不怕了”;有的说“这样就省得我跑两趟了,来回打车就省了好几十块呀”。
当郭天环把第一个立等可取制成的临时身份证,交到一个年轻人的手里时,年轻人笑着说:“嘿,还热乎着呢!”此后,办证大厅里群众焦急的表情没有了,“能不能快点”的催促声没有了,找关系托门路的事也没有了。
丰南“食安哥”: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食安哥”娄鑫是丰南区公安局食药大队副大队长。对他来说,2014年做的群众最满意的一件事,就是对校园周边小吃部展开专项整治,让1000多名学生吃上了放心饭。
娄鑫说,丰南城区最大的两所学校丰南三中和胥各庄小学相隔一条马路,有学生5000多名。周边小吃部挨着学校,生意挺火。去年6月的一天中午,他下班时正好赶上放学,眨眼间,学生们挤满了小吃部和路边摊。 “自打当了食药警察,我就多了个‘毛病’,眼睛光盯着餐桌,生怕食品有问题,上千名学生在这儿吃饭,小店的食品安全有保障吗?”娄鑫说。
次日早,娄鑫和同事开始对这片儿小吃部进行拉网式检查,其中一家包子铺生意火爆,刚出屉的包子个头大、颜色白,一闻还有淡淡的香甜味儿。凭经验,娄鑫觉得有猫腻。经过工作,包子铺女老板很不情愿地让娄鑫等人进厨房检查。经查,娄鑫等人在橱柜里发现了10多袋禁止使用的泡打粉,并在1个垃圾桶内找到了3个用完的泡打粉包装袋。证据确凿,女老板最终承认使用了泡打粉。娄鑫和同事们打了一场漂亮仗,破获案件4起,抓获嫌疑人4名。
此事在校园周边引起强烈反响,娄鑫趁热打铁,把自己的微信圈变成工作平台,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热点信息,还搜集食品安全知识,订成小册子,发给社区居民,提高大家的识别能力。时间一长,大家送给了娄鑫一个亲切的称呼——“食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