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好媳妇悉心照料两辈老人

    

丰润区刘家营乡拨子村妇联主任杨树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照料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奶奶婆和公爹,备受村民称赞,有村民还特意写信赞扬她的孝顺行为,夸她为全村人树立了孝敬老人和精神文明的好榜样。

日前,来到拨子村,见到了今年50岁的杨树新。她穿着朴素整洁,说话温和,一看就是个好脾气。她家是对开门的两个院落,家中有八口人,五世同堂。在奶奶婆家看到两位老人住在向阳的大屋,屋内窗明几净,没有一丝异味儿。奶奶婆今年高寿98岁,公爹也已年过古稀。两位老人躺在炕的东西两头,盖着干净的被褥,一只大猫卧在奶奶婆的脚下安然地晒太阳,小院里种的月季和牵牛花还开着花,老人躺在炕上,透过玻璃窗正好看到一片赏心悦目、充满生机的景色。

除了杨树新,奶奶婆现在几乎谁都不认识了,看到有人来,她很高兴,热情地和大家聊天,口齿还比较清晰。同来的村民说,奶奶婆除了不能动,98岁了身体还挺硬实,这都是杨树新照顾得好。

早在2006年,奶奶婆不慎摔了一跤,造成胯骨粉碎性骨折,出院后就瘫在了床上。老人传统又好强,解手、洗澡、换衣服这些事不愿让儿孙等上前,杨树新就全都自己来。吃饭时,杨树新把饭送到炕前,奶奶婆坚持要自己吃,因为躺着不方便,常常把饭菜洒到被褥上,杨树新就耐心地为她换洗。奶奶婆经常念叨:“我孙子媳妇是个好人,我这辈子识举了。”老人年岁大,有时脑子不清醒就口不择言。杨树新曾经被骂哭过,但是擦干眼泪,她又笑着说,“老人年纪大了,不能跟她计较这些。”

杨树新说,奶奶婆是抗战烈属,老人26岁时送夫上前线,多年后才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她坚强地守着家,把儿子拉扯大,好容易盼到儿子结婚生子了,儿媳却又过早离世,老人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孙子——杨树新的丈夫抚养长大。杨树新说,没有奶奶婆,就没有他们这个家,不管多辛苦,她都心甘情愿。

杨树新的公爹今年74岁,过去在杨树新照顾奶奶婆时还能在旁边搭把手,然而一年多前,公爹突发脑血栓,栓住了四肢和舌头,瘫在炕上,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杨树新肩上的担子从此更重了。

公爹不好意思让儿媳伺候,每次大小便或换洗衣物时特别难为情,杨树新总是笑着安慰他,儿媳就是亲闺女,这都是应该的。公爹爱听戏,杨树新让儿子买来DVD和戏曲光盘,让老人随时都能听。公爹爱吃汤和饺子,奶奶婆爱吃粥,杨树新就同时做两样,变着法地让老人们吃得好吃得香。

杨树新的丈夫每天要上班,儿子儿媳在外头打工,杨树新在家要照顾两位老人,看护孙子,料理家务,还要做村里妇联的工作,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十年来,她从没出过远门。妇联有事时就请街坊四邻帮忙照看一会儿家,白天,她家的大门总是开着的。村民们都说,杨树新太不容易了,看着她总是特别累。而杨树新却说,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老人们辛苦一辈子更不容易,让老人安享晚年是后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