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方形蜡板,一把自制刻刀,定刀起手,稳准搓顿使力。近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皮影雕刻非遗传承人杨玉辉专注着指尖的刻件,刀起刀落间,皮影人物跃然而出。
今年42岁的杨玉辉,从小看着爷爷和父亲雕刻皮影,16岁那年他拿起了刻刀,开始学习皮影雕刻。
唐山皮影,是集光影、雕刻、舞蹈、说唱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雕刻,是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选皮、过图、描样、雕刻、上色、熨压、罩油、晾晒、缝缀等十几道工序组成。
据了解,唐山皮影影人分为“大、小、髯、生、丑、妖、仙”等几大行当,影人多为“五分脸,七分身段”的侧脸造型。杨玉辉十分看重对影人脸谱、头饰等部位的细节刻画。多年来,他沿袭着阴刻或阳刻的传统雕刻技法,“公忠者雕以正貌,奸佞者刻以丑形”,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视觉上呼之欲出。
同时,在传承皮影雕刻这项传统技艺的过程中,杨玉辉还不断探索创新,融入时代元素创作了多部作品,赋予了皮影雕刻技艺更多的表现内涵。
【同期声】唐山市丰南区皮影雕刻非遗传承人 杨玉辉
唐山皮影,诞生之初主要用于表演,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到了现在,我们手工艺人,通过雕刻展现现实的社会价值,让传统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