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很大,也很小,社会的大文明往往体现在市民点滴的行为上。最常见的文明行为,不仅能折射出一个市民的道德修养、秩序观念,也能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近期,在朋友圈及生活中看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文明小事,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风。
近日一个下雨的早晨,一位从公交车上下来的年轻人见走在前面的一位老人没带雨具,赶忙上前为老人撑起雨伞。一位市民将这一温馨感人的场面拍了下来,发在微信朋友圈里,获得多位好友点赞:“这位小伙子为老人打伞的背影好高大”“他是年轻人的榜样”“让人感到这个社会好温暖”……
今年4月,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段视频:唐山一理发店的一位80后员工将不小心打碎的玻璃瓶小心翼翼地包在一个纸盒里,外面用胶带粘好,放在垃圾箱旁。“这样可以防止玻璃碴儿扎伤清洁工的手。”他说。微友纷纷为其点赞:“小小的善举体现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近日在山西南里小区看到,一条小路边的一棵小树要倒,附近居民们找来树枝,在小树四面支撑好,用绳子将树枝捆绑住,小树得以茁壮成长。
华岩东里小区里一条小道上,一位老人正在慢慢前行,后面行驶的一位机动车司机不鸣喇叭不着急,不时观望老人,一直慢慢地跟在后面。
在鹭港小区,一位女士一手用狗链牵着一只小狗,一手拿着塑料袋和铲子。“我出门遛狗经常带着这些东西,及时处理狗狗的粪便,免得弄脏地面。”她说。
每天等候公交车的时候都能发现每当有老人、小孩要上车时,年轻人都自觉往后站,待他们安稳地上去后自己再上车。“文明排队是最基本的社会礼仪,也是公共场合最常见的文明行为,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市民刘先生说。
“我想为这位司机点一个赞!”近日,市民高先生讲述了一位公交车司机斑马线上礼让行人的事。那天上午8点多,高先生坐上了37路公交车,从人民购物广场北门启动到远洋城北门要经过一个丁字路口,这个路口没有信号灯。当车开至路口的斑马线时,两位大约70多岁的老人蹒跚着走至斑马线,见有公交车过来,他们很犹豫。公交车司机见状马上停下车,并朝他们摆手,示意他们过去。老人慢慢地走过去,向司机摆手表示谢意。“我在车上看到这一幕,真的好感动,感觉好温馨。”高先生说,“这里没有信号灯,这位司机能够做到这样,真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