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快速蔓延的疫情,农工党唐山市委会医卫界全体党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展现出新时代农工党员的良好形象。
刘海峰,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唐山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医学博士、唐山市疾控中心慢性病科科长。自1月21日以来,刘海峰在抗疫一线上已连续奋战10余天,督导、检查、流调、送检、诊断,每天只休息4、5个小时,曾连续工作36小时,还一直没有回过家。刘海峰在2013年曾全程参与了“非典”战役,如今,再次主动请缨、主动作为,作为应急小分队一队队长,不计得失、不顾安危,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战斗!大年初二,正在雄安新区帮扶的唐山市卫健委综合监督局医疗卫生监督科科长、市委委员李玉平休假在家。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参加了市医疗机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督导检查。连日来,他与同事一起,督导了5家医院,检查了11个预检分诊点和4个发热门诊,提出了监督意见30余条。在检查发热门诊时,经常和发热病人相遇,感染的风险始终存在,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工作的热情。
闫晓红,农工党党员,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医生,曾参加2003年抗击非典战斗,2007年抗击手足口病一线医生。此次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她克服爱人患白血病刚刚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等困难,再次义无反顾地逆行冲向抗疫一线。进入抗疫岗位后,闫晓红和其他坚守抗疫阵地的“逆行者”一样,积极申请加入援汉队伍,随时准备奔赴抗疫最前线。在坚守岗位期间,由于儿科人员紧张,闫晓红长时间在儿科门诊接诊,身心都极大消耗。与其他“逆行者”不同,闫晓红每天完成岗位任务后,因担心爱人处于健康恢复的最关键时期,随时有增加感染几率的风险,不能回家。只能留守在医院,以医院为家,持续坚守自己的岗位。
田晓芳,丰润区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农工党唐山市委会青委会委员,和其他医卫界党员一样,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1月21日,刚下夜班又上手术后,面对疫情呈现蔓延态势,她中午顾不得吃饭,以极强的专业敏锐性和高度的责任感,赶写出社情民意信息《构建网络“防火墙”,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隐秘人群流》,建议很快被农工党中央采纳。
……
他们只是抗击疫情中众多农工党员中的一个缩影,打赢战“疫”,农工党一直在行动!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62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