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路南区委、区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系列安排部署,果断决策、迅即行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上下联动,全面防控,坚决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举全区之力抓紧抓好、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持续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强化政治担当,完善高效体系。完善提标组织架构,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14个专项组,均由县级领导任组长,全部进驻指挥部(区疾控中心)集中统一办公,切实加强了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指挥调度。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包联机制,坚持县级领导靠前指挥、一线调度,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全区所有单位下沉一级,各单位、各部门主动补台、协同作战,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实落细。搭建疫情联防联控网格管理体系,以“网格化”为引领,建立了“县级领导-乡镇(街道)书记-分管副职-网格员-楼门长”五级网格体系,27名县级领导作为一级网格员压实责任,带头深入一线;10名二级网格员、109名三级网格员、1306名四级网格员发挥属地工作优势,查实情、出实招、解实事;6032名五级网格员坚持排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坚决打通联防联控“最后一公里”。
强化排查处置,无缝衔接联动。精准开展大排查,突出运用社区(村)、检测站、各类医疗机构以及上级反馈信息四种渠道,精准开展网格化、拉网式、地毯式排查。针对当前正值节后返程期,该区开展二轮全面摸排,制定转运流程图,与市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协调联动机制,确保标准化开展转运隔离工作。科学高效应急处置,聘请市、区两级有关专家对全区应急队伍开展了流调、消杀、现场处置等疫情防控重点环节的专业培训。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科学制定了重点人员摸排调查流程、排查其他途径发热人员处置流程、疑似或确诊人员处置流程,分类开展应急处置,确保处置快、准、稳。
强化联防联控,坚持分类施策。全面强化社区、农村出入口的管控,对各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联系群众优势,各社区成立党员服务队,参加防控一线党员达2896人,激活“红色帮帮团”等群众志愿服务队,实现协防协控、群防群控,切实增强基层疫情防控能力。突出重点区域管控,全面管控辖区内的公共聚集场所和公共聚集活动,严格督导商场、宾馆、饭店、养老院等公共场所,落实每日消毒、体温检测、检查记录等措施。境内学校和培训机构全面停课,景区、娱乐场所全部关闭,取消市场、大型商场、超市春节期间各类人员聚集性活动。实行常态消杀与重点消杀相结合,对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型场所,停车场、垃圾转运站、畜禽场等病菌集聚场所进行日常性大消毒,累计消毒面积123万平方米。加强垃圾处置管理,在各小区门口设置专门的口罩垃圾桶,进行集中清运,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强化资金保障,确保物资供应。坚持从疫情防控和人民生活需要出发,着力做好医疗防控物资生产和市场供应;持续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督,保障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供给,严查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物价稳定。
冀公网安备:1302030200062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