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警报是保障城市人民防空袭的重要手段之一。迅速准确地发放防空警报信号,是各级人民政府战时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的基本手段,是及时、有效地组织人民群众开展防空袭斗争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人民防空警报。
在这繁华的城市中,你是否注意过那些静默矗立的“守护生命安全的卫士?它们,就是人民防空警报系统的一部分。当灾难突然降临,它们将是保护我们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城市开始遭受空袭。1917年8月,英国在伦敦成立了防空指挥部,统一发布防空警报。在一战期间飞机飞艇投入了实战,空袭作战被广泛采用,在这个期间发明了手摇警报器、逐步发展到电动警报器。最初的报警只是机械的单警发放,为了区分警报的含义,又规定了警报音响的格式。
现在通过电声警报器模仿电动警报器的警报音响;后来又增加了统控系统,形成了警报控制系统,走出飞跃的一步;同时,在发放警报的基础上,增加语音广播功能,可以较直观的作出警报提示。
中国的防空警报系统建设始于20世纪前期。1930年,首次在南京下关电厂主厂房顶部东南角安装防空警报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建成由军队通信网、电信公众通信网和人民防空专用通信网相结合的防空警报体系,防空警报的发布方式、发布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民防空警报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警报控制中心。当警报控制中心接收市国防动员指挥部门的命令后,立即通过超短波无线电波,将发放指令传送到城市的每一处警报器。当警报器接收到发放指令后迅速鸣响,提醒民众开展疏散。
人民防空警报系统有多种警报信号,每种信号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3分钟)。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3分钟)。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放。
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放。
为了确保人民防空警报系统能够在关键时刻正常工作,我们需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检查。”“同时,我们也鼓励每一位市民,了解并熟悉人民防空警报信号,参与到日常的防空袭演练中。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保护生命、保障安全始终是不变的主题。人民防空警报系统作为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位“守护生命安全的卫士”一直为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着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