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海港区开滦中浩化工公司聚甲醛纤维中试装置内,随着机器的高速运转,犹如白色丝线的聚甲醛纤维源源不断生产出来,中浩化工在现代精细化工方面的重大突破,让煤炭“由黑变白”实现“炭中抽丝”不再是神话。 据了解,聚甲醛纤维是国家支持产业化生产和应用的新型高性能纤维品种,可应用于干混砂浆、超高韧水泥基复合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等制品中,以及海工绳缆、土工布等工业领域和服装面料、家纺产品等,有着全新、巨大的应用市场。 一直以来,聚甲醛纤维产品依赖进口。为攻克这一“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中浩公司利用10年时间,在无实物、无技术、无设备的“三无”条件下,开展聚甲醛纤维及纺丝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研究,并如期完成国内首套年产500吨聚甲醛纤维中试装置的建设和开车任务,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微米级聚甲醛纤维的研制和规模化量产。中浩聚甲醛纤维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具有抗菌防霉、耐磨滑爽等特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聚甲醛纤维技术实现了聚甲醛从‘粒’到‘线’的转变,从普通工程塑料到高品质纤维的升级,在国内聚甲醛纤维行业首屈一指,公司已经连续签订了三单聚甲醛纤维销售合同,产品顺利导入市场。”中浩公司副经理王东说。 通过科技创新,中浩化工实现了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的转变,形成以煤焦为原料的“煤分子”加工新材料产业链,蹚出了一条产业绿色转型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