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艘装载17.07万吨进口铁精粉的远洋货轮靠泊京唐港,京唐港海关运用无人机进行水尺观测,检出该批货物短重2364吨,短重率高达1.4%,超过5‰的国际贸易索赔比例惯例,属重大短重。该关积极与船方核实装载状况,及时通知国内收货人,并出具海关重量鉴定证书。最终,企业凭借海关出具的重量鉴定证书与国外发货人沟通索赔,挽回经济损失225余万元。 这只是海关人服务外贸发展,守护贸易公平的一个缩影。为保障国际贸易双方合法权益,维护贸易公平公正,京唐港海关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不断提升重量鉴定领域科技化水平。如今,重量鉴定领域中的水尺观测已由最初的人工攀爬软梯读数,发展到无人机、无人艇、便携式水尺观测仪等多种科技化设备广泛应用,原来近一个小时人工观测水尺时间缩短至二十几分钟,不仅提升了重量鉴定的时效性、精准性、安全性,也实现了作业的全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