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滦河之滋养,享渤海之富庶。”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自古物产丰饶、农耕发达,是传统农业大县。这里有着“冀东粮仓”“燕东天府”美誉,先后荣获中国鲜桃之乡、中国果菜十强县、全国渔业重点县、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等称号。 “绿皮、金瓤,香脆甜!”乐亭甜瓜栽培已有400余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设施甜瓜产业。目前,全县设施甜瓜播种面积6.49万亩,产值9.78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0.59%,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设施甜瓜属于错季生产,上市时间越早,价格越高。乐亭瓜农千方百计“抢”上市:改造温室提高保温性,采用“多幕覆盖”技术和全自动温控设备精准控温,开展吊蔓栽培让甜瓜“立起来”生长……将甜瓜生长周期缩短了10-15天,成功抢占市场先机。 设施果菜是乐亭农业两大特色产业之一,已发展27.8万亩,约占全县耕地的1/3,主打“错季节”与“多品类”,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华北果菜市场季节空档。 “设施农业能实现‘洋’与‘土’的有机结合,乐亭的农民出去都能当专家!”乐亭县委书记李轶认为,设施农业虽然属于农业的“高精尖”模式,但更适合小农户家庭式经营开展精细化种养。小农户根据自身家庭的承载力决定种植作物和棚室规模,本能地会以匠人精神开展精细化管理,生产出优质产品。 海鲜,是乐亭另一大农业特色产业。乐亭是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海岸线长度为124.9公里,拥有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盛产梭子蟹、海参、皮皮虾等。 走进乐亭县丰汇海水养殖有限公司,满眼是鳞次栉比的海参养殖池。公司总经理刘立坤说,海参养殖是个精细活,水温始终保持在10-20摄氏度,温度太低,海参要冬眠,温度太高,海参要夏眠。每逢秋冬季节,要带着海参苗进行越冬转场,运到福建宁德市霞浦县那边继续去养殖。 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乐亭的高素质农民已不在少数。乐亭县大力推行“工匠农业”,通过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培育“专家型”“学者型”农业人才。2021年以来,全县开展各级各类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班145次,参训农民达到2万人次。 胡家坨镇大黑坨村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的故乡。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大黑坨村就开始种桃树,是全国一村一品设施桃专业村,如今全村拥有温室大棚1600个。 “种大棚是个细致活,‘放风’‘撒帘子’都有讲究,得把棚里的温度控制在28-32摄氏度。”大黑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范红立介绍,不过好在自动卷帘机、温控机等新设备如今已经广泛运用于设施农业生产中,使大棚管理逐渐智能化、数字化,缩短了日常“放风”调温和“撒帘子”保温等生产环节的时间,农业生产更精准、更高效。 以数字赋能,点燃智慧农业。“近年来,乐亭县通过抓实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的翅膀。”李轶说,乐亭创新性地打造“数字宝盒”服务平台及数字乡村体系,为农业农村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机遇。 “‘数字宝盒’是指在一些重点镇和乡村建设的集成式科技产品展示服务空间。”李轶介绍,数字乡村体系通过“数据上行”的方式,像人口普查一样采集每家每户的各方面信息,比如农作物种植品种、面积、产量、收获时间,以及每家人口情况、农资、收入情况等,形成数字乡村大数据库,从而生产出有用的数字产品。目前,全县有300个村的“数字宝盒”正在积极建设中。 乐亭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勇介绍,目前,乐亭县从事农产品电商100余家,年交易量达150多万吨、交易额近15亿元,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农产品物流基地。 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近年来,乐亭持续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道路、燃气、饮水、厕所、保洁等方面都实现了一体化。”李轶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9年开始,乐亭县推行城乡一体化垃圾整治。2022年,开始推行“镇村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投资3225.83万元实施全县农村市场化保洁工程,建立更加高质量精细化常态化保洁机制,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转运。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小厕所、大民生”。乐亭县坚持把农村厕所改造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民生工程来抓,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9.91万户,建成农村公厕527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2.65%。此外,还建立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公厕管护、运行监管“五项机制”,破解无害化厕所“好建不好用”的难题。 “2021年,我县成功获评省级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县,运营公交车已达百余辆,运行线路22条,全长551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交。”乐亭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刘志强说。 农村公路是地面致富网,农村电网则是空中致富路。近年来,乐亭县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投资3.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50余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清零。积极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2019年以来,累计投资2.4亿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77项。 同时,乐亭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程,今年筹集资金1110万元,在13个村实施高氟水源置换项目,将合格水源输送到各家各户。实施“气代煤”工程,累计完成“气代煤”改造近15万户,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用上清洁的天然气。 “乐亭县从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迈进过程中,深度立足大县小农基本县情农情,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特色、地方区位优势和社会文化传统生命力,积极建设家庭式经营、工匠式种养型现代农业,走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农业发展路子。”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熊春文说,“同时在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数智化赋能技术应用以及一体化推动共同富裕等领域齐头并进,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县域探索的生动实践。”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