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肩,上下起伏,好...来,微笑......”近日,在滦河街道胜利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扮着“妞儿”“丑儿”角的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示范下与滦州地秧歌来了一次亲密接触。非遗传承人向孩子们详细讲解滦州地秧歌的文化背景,并手把手教授基本动作,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今年暑期,滦河街道组织举办了一些颇具当地文化特色的公益课程,受到家长们的热捧。
为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社区邀请当地评剧爱好者为孩子们表演传统唱段《报花名》,演员精彩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赢得了孩子们的热烈掌声。20多名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评剧基本功和一些简单的唱腔、唱段。
乐队老师还给大家讲解了底鼓的有关知识,通过老师亲身示范和手把手教学,展示了底鼓的敲打节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评剧志愿者老师商运平:我今天来教孩子们学习评剧,评剧是100多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我想让孩子们都学学这个传统文化,让咱们的评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不少家长表示,有别于单纯学习型的课程,社区传统文化课堂给孩子有益的启发,进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滦州文化与传统习俗。
截至目前,这次暑期课程吸引300余名社区少年儿童参加。孩子们十分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希望能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