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5岁的宋玉林如今已白发苍苍,亲眼见证了唐山从废墟中凤凰涅槃的壮阔历史。而他口中的“达道”,更是一处跨越百年沧桑,经历了时代伟大变迁的历史印证。
“达道是当年为运输西山矿(唐山矿附矿)产煤而建造的。”乔屯西楼社区居民张林说,达道由时任中国铁路公司总工程师、开平矿务局总工程师——英国人克劳德·威廉·金达设计,当时两井之间相隔一条东西向的广东街(即今新华道),遂在广东街路基下开凿了这条南北走向的隧道式桥洞。
2010年8月31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委员会中国代表,北京大学教授阙维民曾到开滦集团实地考察了“中国近代工业遗存”,他对达道作出了如下评论:“该遗迹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其作用和价值怎么形容也不过分”。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如今的唐山,经济蓬勃,百姓安居。历经百余年的达道,就像一位雪鬓霜鬟的老人,因着火车穿梭的轰鸣,诉说着凤凰之城辉煌灿烂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