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北,“教育强区“的夙愿从未改变。
2019年以来,60多个教育重点项目的高效建设,8000余个新增学位的持续供给,这一组组数据,就是路北教育蓝图的最生动落地。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秉承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坚持把教育摆在民生之首、发展之基、保障之先的重要地位,全域凝聚共识,提升百姓福祉。从河北省教育工作先进区到河北省首批课后服务示范区、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首批中小学家庭教育示范区,再到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路北教育数次创造唯一,书写传奇。
在路北,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区委、区政府科学规划,精心布局,系统实施中小学校园新建、改扩建和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教育重点项目,如期完成凤凰中学新建、公园大道小学新建、金域蓝湾小学新建及韩城镇第三小学改扩建等重点项目;深度赋能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城乡结合部老旧学校操场,实现全区塑胶操场覆盖率100%;改善教育信息化配备,升级万兆光纤网络,建成智慧校园10所,建立运行“智慧云平台”“名师课堂”“云阅卷系统”等6个信息化应用平台,真正实现智慧教育引领新时代。
与此同时,坚持构建校园安全“大格局”,织密安全“防控网”,砌好校园“保护墙”,人防、物防、技防达标率100%,安全、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在路北城乡熠熠生光。
在路北,教育一体化进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学前教育普惠发展。2023年,在全省首开先河,2所小学附属幼儿园晋级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全区省级示范园达21所,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名校+”集团化办学,扩优提质,实现建成即名校;“消灭弱校工程”,结对校际联盟共同体,共建共享共进;精品优质学校,内涵独特生长,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高中教育特色发展。十二高中实行个性化学习,定制化培养,全面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体育、艺术生升学之路越走越宽。职业教育多元发展,一职专作为市域唯一“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职学校”,通过校企合办、名校联办、收徒新办,在“高中热”“大学潮”中,找到了一条职校发展的新路子,走在全市职业教育改革最前沿。
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制定《路北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方案》,公布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多点发力,规范管理。在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5+2”课后服务,将家长的“操心事“变成了“暖心事”,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十余家国家、省、市媒体的报道,让路北模式鳌头独占。
在路北,为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软实力“,高素质教育人才聚集,名师引领规模发力。依托“启航、领航、远航”三大工程,构建“选、育、用、管”全链条培养机制,620名名师、骨干教师成为队伍发展的“拉力器”。
为补齐师资结构短板,2019年以来,通过重点院校选聘、招聘,累计补充教师1429人,选聘教师研究生占比超过52%。落实“百校提升计划”,加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选派16名城区中心学校优秀副校长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校长,656名教师参与支教,全区交流面达26%,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桥梁成功搭建。
为力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50名新教师纳入“新秀计划”储备库,年度培训、教研200余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专业化程度持续提高。为加大身边榜样的引领作用,路北区坚持季评“新时代好教师”,示范带动,致力打造“名校在门口,名师在身边”的优质教育生态,让区域内百姓“上好学”的殷切期盼成为现实。
在路北,教育高质量发展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本。“德育亮见”为载体,“德育论坛”养内涵,以德润身,以文化人,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成特色、创品牌,校园德育生态圈在市域内率先创建。
实施“一核引领、智慧驱动、三轨并行”的劳动教育新模式,打造路北“智慧劳育”品牌,学生劳动品质的形成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双丰收,全市劳动教育工作现场会在路北召开。
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14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所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51个品牌体艺项目,5所全国青少年科学推广示范校,6所“科创筑梦,助力双减”国家级试点校,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托,着力培育“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累累硕果。
家校“双线”沟通渠道全程畅通,全市首家“家校共建”官方微信公众号在路北开设,汇聚全区教师和家长智慧的75期受众150万人次的家庭教育讲座,集结成《好教师携手好家长——家庭教育50讲》一书出版发行,路北区“全域协同,打造家校共育新模式”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
以“品牌”为引领,以“合作”聚力量,路北教育用实干见实效,“让人民满意”的答卷越写越好。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帆扬正当时。路北区将按照全市教育“12410”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擘画长远;以务实有力的作风,真抓实干;以凤凰涅槃的勇气,奋起扬帆,路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风雷必定更加磅礴迅疾,雄壮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