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跑出县域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我县实施人才“四大工程”,全面凝智聚力。
实施“智兴栗乡”工程,构建人才集聚新高地。今年以来,围绕县域“1+2+N”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组织 “食用菌高质量发展对接会”“京津冀专家迁西行”等多场高层次人才对接活动;成立高校引才团,走访大中专高校院所,紧盯人才引进,着力改善县内人才队伍结构;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招聘对接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引进高校毕业生4100余人;借助省“人才强冀”“绿色提金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等重点项目,柔性引进“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内的16名省级以上领军人才。
实施“铸魂赋能”工程,形成人才成长助推器。举办“迁西企业家进高校”高级研修班,线上线下培训186人次;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6场次,培训人才8300余人次,支持重点企业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1476人;依托全市首家板栗技校,举办多期现场教学培训班。
实施“搭台圆梦”工程,打造人才施展大舞台。成立迁西县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团队,引进3项先进修剪技术,累计培训人员达20万人次,建立各类型板栗示范基地2240亩;成立河北省激光再制造院士工作站,取得科研成果68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项,获国家专利78项;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采用“林间教学”“田间课堂”等方式开展栗园生态复合种植技术培训,累计开展活动100余场,受众2000余人。
实施“凤栖梧桐”工程,营造人才定心好环境。出台迁西县“聚英才、保就业”政策十二条、“栗乡英才服务卡”制度2.0升级版等系列政策,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22个方面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服务;深入落实“人头对人头”工作机制,完善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制度,通过定期联系沟通,帮助专家人才解决困境难题;举办职工交友联谊等活动,成立唐山市首家青年人才驿站,在全县营造尊敬人才、推崇人才的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