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政策解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决策部署,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唐山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唐政字〔2022〕28号,以下简称《儿童发展规划》)。
一、出台背景
妇女儿童是唐山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赶考路上书写新时代“三个努力建成”优异答卷的重要力量。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儿童工作,坚持制定并大力推进落实儿童发展规划。按照中央省市部署,制定实施新周期儿童发展规划,是促进我市儿童发展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市妇儿工委办公室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河北省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为依托,结合我市发展目标、战略定位,组织编制了《唐山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经市政府审定同意印发实施。
二、主要内容
儿童发展规划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组织实施”“监测评估”四部分。其中,“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部分设置了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安全、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福利、儿童与家庭、儿童与环境、儿童与法律保护7大领域,共71项目标、95条策略措施。
一是儿童与健康领域。设置了12个目标和16项策略措施。提出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加大儿童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和保障新生儿安全与健康,强化儿童疾病防治,加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规范化管理,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增强儿童身心健康,降低死亡、疾病率,并要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的医疗康复水平。
二是儿童与安全领域。新增加领域。设置了10个目标和12项策略措施。提出通过宣传教育、改善环境、加强执法、使用安全产品、开展评估等,创建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学校、社区安全环境。要降低儿童伤害死亡和致残,预防和控制儿童溺水、跌伤、交通伤害等主要伤害事故发生,保障儿童食品、用品安全,预防和制止针对儿童的暴力伤害、学生欺凌、网络沉迷,建立健全伤害监测系统。
三是儿童与教育领域。设置了10个目标和18项策略措施。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以及孤儿、残疾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教育发展目标,其中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于省规划要求水平。要全面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合作育人机制,加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完善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
四是儿童与福利领域。设置了11个目标和14项策略措施。提出基本建成与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提高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儿童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确了基层儿童保护机制、儿童福利工作阵地和队伍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针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儿童营养改善支持体系、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保障特殊儿童生存、发展和安全权益、完善基层儿童保护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落实措施。
五是儿童与家庭领域。新增加领域。设置了8个目标和9项策略措施。提出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教育引导家庭落实抚养、教育、保护责任,践行和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家庭美德,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强调进一步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
六是儿童与环境领域。设置了10个目标和12项策略措施。提出将儿童优先理念纳入政策制定、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各方面,形成关爱、尊重儿童的社会氛围,加大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力度,规范与儿童相关的广告和商业性活动,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等方面具体要求及落实措施。
七是儿童与法律保护领域。设置了10个目标和14项策略措施。提出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规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执法和司法保护,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养,全面保障儿童的民事权益,落实未成年人监护制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严惩性侵、家庭暴力、拐卖、遗弃未成年人、网络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出台意义
《儿童发展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路,规划部署了唐山市儿童十年发展的目标任务,坚持“儿童优先”,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明确了开创儿童身体更健康、安全有保障、教育更公平、服务更完善、家庭更和谐、环境更友好、法治更完备的儿童发展事业新局面的工作方向,为唐山市儿童事业蓬勃发展,加快唐山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主办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