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扩大汽车消费。积极利用省级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市县统筹相关资金,组织汽车经销企业开展家用新车促销、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推广和汽车下乡,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对城乡居民汽车消费给予补贴,拉动汽车消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2.稳住家居居住类商品消费。积极利用省级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以多种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换绿色、换时尚消费促进活动,引导市场扩大以旧换新家电品种,加强对新技术产品的推广,激发居民消费活力。鼓励消费者更换、新购环保家具等家居产品,促进家具家装消费。加快发展长租房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支持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3.发展特色品牌消费。积极组织商贸企业参加省商务厅组织开展的老字号、名优特产品宣传推广活动,利用各类媒体、展会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老字号和名优特品牌。推动商业综合体、商场、超市、商业街设立老字号专区专柜专卖店,传承冀东文化,提高我市老字号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国潮”文化带动特色消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4.提振餐饮消费。组织我市餐饮企业积极参与省商务厅组织开展的餐饮业“十百千”工程,发挥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含中央厨房、团餐企业)、餐饮门店以及“冀菜”大师技能优势,开展“冀菜”品牌推广,做好“冀菜”崇礼菜单、冬奥会菜单的宣传推广,推动“冀菜”进社区、进食堂、进校园,释放冬奥红利。发放餐饮专项消费券,活跃餐饮市场,扩大餐饮消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5.拓展文化旅游消费。打造旅游休闲(购物)街区,增加冰雪旅游和乡村旅游产品,丰富文旅消费业态;举办2022唐山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拉动文创和旅游商品消费;面向市民发放唐山市文化旅游惠民卡(券)20万张以上,引导市民消费,实现“惠民””助企”双赢。(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6.建设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动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唐山南湖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继续丰富消费业态,支持培仁历史文化街区、滦州古城申报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对符合条件的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新型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示范项目给予政策支持。(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7.推动体育消费。举办2022年唐山市体育消费季活动,促进全市体育消费水平;举办唐山国际马拉松、唐山国际旅游岛海上体育运动嘉年华活动、河北迁西体育旅游休闲季活动、世界力王锦标赛(唐山站)和中国足球甲级、乙级联赛等优质体育赛事活动,通过体育赛事,不断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文旅集团,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8.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幸福河北欢乐购”“唐山夏日消费季”“非遗购物节”等线下促销活动,开展“618”和“双11”网购节、直播电商节、村播计划等线上促销活动,通过低价折扣、发放消费券、积分抽奖等方式,重点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向消费者送实惠,激发消费者购物热情,营造浓厚消费氛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供销社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9.完善城市消费基础设施。全面抢抓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契机,积极完善商业设施布局,健全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早餐店等社区商业配套设施,支持全市改造提升一批便民市场(菜市场、农贸市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更好满足居民便利化、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动路南新街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进入省重点创建示范行列。指导各县(市)区打造1条以上代表本地特色的步行街,全年培育建设5条市级以上标准的示范步行街,新增品牌连锁便利店达到210家。(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10.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县先行先试,加快建立完善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通过直采直销、订单农业、中央厨房等,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精准有效对接。(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市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11.培育电商龙头企业。坚持培优扶强,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业态发展领先、网上零售业绩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电商平台企业、电商产业园区和直播电商基地等项目申报省级电子商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各县(市)区电子商务企业参加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发挥其龙头示范和产业带动作用,推动电子商务创新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12.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的纾困扶持政策,在退税减税降费、降低成本、便利经营等方面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政策。按政策规定发放技能提升补贴、失业补助金,对中高风险疫情地区暂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微企业按规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深入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整治,落实非直供电、缓解定价政策,研究特困行业用电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13.加强财政税务支持。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进一步降低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需求旺盛的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的税收政策,做好税收征管改革和服务。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优化办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落实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责任单位:唐山海关、京唐港海关、曹妃甸海关、市税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14.强化金融支持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普惠小微企业信贷资源投放,满足贷款主体融资需求。持续推动金融机构落实降费让利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不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丰富大宗消费和农村消费金融产品、服务。(责任单位:人行唐山市中心支行、市银保监分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
主办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