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教育扶贫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学生资助方面
目前,国家和省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我市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各项资助政策,确保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应免尽免,应助尽助”。特别是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一是对省外公办高校就读的我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按照高校开据的发票全部报销住宿费、学费、书费。二是扎实有序推进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工作,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进一步简化贷款办理流程,做到“应贷尽贷”。三是市属高校为贫困大学生增加勤工俭学岗位,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切实做到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四是倡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救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如市教育连续2年联合唐山银行组织开展了“筑梦远航”资助励志学生公益活动,每年资助100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每生一次性发放资金2000元,有效助力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
下一步,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市属高校贫困学生资助的调查、落实、资金管理使用和跟踪问效,保障资金的安全使用。二是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大学生,积极协调争取民政、残联、工会等众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到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中。同时也希望省人大代表们能与我们一道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倡导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道德风尚,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动员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一切有识之士伸出友爱之手,积极参与救助贫困大学生爱心捐助活动。
二、硬件设施投入方面
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能力,全部中小学(含教学点)网络接入率达到100%,接入带宽均达到100M以上,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强化录播教室建设,构建网络视频互动系统,进一步加强“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的应用,推进联校网教共同体模式。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组织优秀教师授课,师生共享优质教学课程,带动广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帮助乡村小规模学校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缓解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弥合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省委书记王东峰视察河北华发教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指示精神,市教育局与河北华发教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聚集全市一流师资力量,组织全市名优骨干教师,打造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学视频资源,依托“华发云课堂”,开通”唐山市空中课堂”,为师生提供优质课程资源。现已完成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资源3476节,第二学期课程资源也开始录制。所有资源面向全市教师、学生免费开放使用。
三、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方面
(一)公开招聘相关政策
1.市教育、人社、编办、财政四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费师范毕业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唐教人〔2020〕8号),对公费师范生招生、就业、聘用等程序进行了进一步规范,确保每一位公费师范毕业生到基层中小学校有岗有编。
2.依据《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冀人社发〔2011〕9号)精神,我市教育系统可到人才培养单位(到全国双一流高校和省级重点师范大学)选聘优秀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
(二)职称评聘相关政策
1.乡村教师高中级职称申报执行《河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实施办法》(冀政办发〔2015〕30 号)和《唐山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唐政办字〔2016〕131 号),2017年乡村学校的高中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在规定的比例上限内上浮 3-5 个百分点,到2020年我市按此政策高级职称多申报了2000多人。
2.对符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不占当地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评审时单独建立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单独划定评审通过比例。仅2020年全市申报高职1249人,中职106人。
3.职称申报进一步向乡村和艰苦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倾斜。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的必要条件,推进城镇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三)工资福利待遇
为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在乡镇工作干部职工的关心和重视,加强基层工作队伍建设,鼓励工作人员向基层流动,长期在艰苦基层工作,国家、省出台了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并规定乡镇补贴可向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和长期在乡镇工作人员倾斜。
2021年9月22日
主办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