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50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21 16:10     
【字体: 】     打印

贾琳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基层治理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治理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努力提升我市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全面推动电动车充电桩建设

今年以来,我市以满足人民群众充电需求,治理消防安全隐患为根本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安全规范、应建尽建”的原则,全面推动电动自行车智能化充电设施建设。3月5日,印发了《唐山市解决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的实施方案》,计划按照充电接口数与电动自行车保有量1:5比例的标准配建补建基础设施,6月底前建成80%,剩余情况复杂小区“点对点”开展集中攻坚,年底前全部完成。市住建部门专门成立6个督导检查组,对各县(市、区)持续开展督导检查,全面掌握建设完成情况,每周通报调度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增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数37606个,完成整体进度的29.3%。同时,加装电梯智能阻车系统2574个。

二、统筹安排、部门联动,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印发了《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实施方案》,探索建立探访关爱长效机制,市民政部门指导各县(市、区)认真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准确掌握辖区内特殊困难老年人数量规模、家庭结构、健康状况、照料情况等基本信息和接受探访关爱服务的意愿,鼓励社工、邻里、志愿者参与探访关爱活动,建立村(社区)“一对一”责任人,逐人建立探访关爱服务工作档案和详实完备的探访关爱服务工作台账,并将老人信息录入省级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制定了《唐山市“一老一幼”服务提质升级十八条措施》,提高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为符合具有我市户籍且实际居住在城市社区范围内等条件的老年人,每人每月按年龄等级发放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

三、科学探索、深入研究,强化智慧社区建设

为实现物业行业智能化管理,参照上海等地先进模式,2023年我市着手搭建“唐山市智能化物业服务监管平台”,全方位整合现有资源,涵盖物业项目信息管理、网格化管理、居民投诉受理、物业企业信用管理、维修资金管理等各系统模块。截至目前,物业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和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已建设完成,维修资金管理系统已实现全市联网。今年,将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结合住建部《“数字住建”基础平台技术导则(试行)》、省数字住房系统接口规范等要求,高标准打造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全市智能化物业服务监管平台,年底前实现正式运行,并将平台端口延伸开放到县(市、区)、街道(乡镇)、居(村)委会。

四、充实力量、补齐短板,加强社区队伍建设

为解决社区工作者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市民政部门积极推动贯彻落实《河北省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2023年唐山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并持续指导各县(市、区)按照《2023年度唐山市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的任务指标开展工作。同时,各县(市、区)严格执行《河北省社区工作者管理河北省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注重从社区长期工作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待业青年等人员招录社区工作者,并注重对社区工作者的任职培训和岗位实践,不断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录用社区专职工作人员380人,其中高校毕业生218人。

唐山市人民政府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