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22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02 10:21     
【字体: 】     打印

董香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壮大传统优势行业扩大劳动力就业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释放农民专业合作社效能,推动农民就业增收

近年来,唐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聚焦传统行业提质增效和劳动力稳岗就业目标,统筹推进规范提升、党建引领、政策扶持、人才培育和服务保障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规范提升行动成效显著。通过实施规范化建设试点项目,累计培育国家级示范社33家、省级示范社133家、市级示范社399家,推动合作社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二是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深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通过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迁安市乡伊香”等区域品牌,拓宽就业岗位1.2万余个,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三是政策资源整合精准发力。精心实施各级财政奖补资金支持项目,扶持合作社提升经营规模和服务能力。四是人才培育体系逐步完善。每年举办市、县两级培训班70余场次,培训合作社负责人及骨干成员超3500人次,为传统行业注入专业力量。五是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持续清理“空壳社”,整合资源向优质主体倾斜;统筹村庄规划预留合作社发展用地,优化水电路气讯基础设施布局,政策清单“一揽子”推送惠及主体。

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好“最基本民生”

(一)坚持就业优先导向。一是加强目标引领。唐山市坚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就业促进工程纳入民生工程,持续引领推进各类行业企业吸纳和扩大就业。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围绕实现产业与就业有效对接、满足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创新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就业服务举措、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等方面,谋划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印发《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优化相关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17条措施》等文件,进一步提升促进就业工作的精度、效度和温度。三是支持企业稳岗。用足用好稳岗返还、减费降税、创业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政策,积极支持传统优势行业经营主体减负稳岗。

(二)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一是推动重点产业技能提升。以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为目标,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助力,围绕唐山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技能人才需求,谋划实施了6个专项培训项目,聚焦精品钢铁、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海洋港口等20多个相关领域,大力培训培养急需技能人才,满足我市优势行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所需。二是优化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依据区域重点产业需求目录,淘汰就业率低、技术迭代滞后的冗余专业,扩充和增加我市紧缺急需专业。今年,将重点扩增智能制造、新能源、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招生规模。三是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围绕重点产业、企业,加强高技能人才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目前,已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58家。建成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方式,以行业企业、职业(技工)院校、公共实训机构、民办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覆盖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创新培训的多层次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全市现有技能人才127.2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1.85万人。

(三)优化就业公共服务。一是不断夯实服务平台。以“城市社区全覆盖、农村中心村全覆盖、大中专院校全覆盖、产业集聚区和人流密集区广覆盖”为目标,因地制宜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就业驿站,着力畅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二是着力做好用工服务。持续开展访企探岗,加大对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比较强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岗位挖掘力度。针对企业需求,接续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今年以来,全市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87场次,为2263家用人单位发布用工岗位约3.65万个。三是积极推动数字赋能。依托省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唐山人社网、唐山人社APP等,20多项就业创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广泛推广微信“腾讯出行服务”“附近的工作”小程序,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是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唐山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制发了钢铁、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和低空产业、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数字等“八大产业”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推动重点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制定印发《唐山市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年度目标,重点工作任务。组织玉田印机、丰润轨道交通、高新机器人等7个省重点产业集群制定提升方案,推荐遵化矿山机械、滦南钢锹产业集群申报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优做强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步伐,强化精准优质的服务供给、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活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着力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带动更多劳动力充分就业,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