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区坚持立足于区域实际,找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切入点,把握重点,完善举措,不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一是搭平台、优服务,提升社区创建效能。以丽海花城社区为示范点,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社区党建、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志愿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了“红石榴驿站+党建红、网格蓝、公益绿、爱心粉、平安橙”“五色”活动平台,把多项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积极引进社会组织,根据居民需求启动了“4∶30小课堂”、公益理发、刮痧理疗、法律团队进社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中华民族一家亲——唐剧进社区”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系列活动30余场,在服务过程中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依托“红石榴驿站”,为快递小哥、周边工人、居民群众提供各项便民服务,开设暑期排球、葫芦丝等公益课程,丰富各族居民群众业余生活,最大限度发挥驿站服务作用。
二是树理念、融教育,激活学校国际教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国际部教育教学,以“民族情怀、国际视野”为国际部教育教学理念,成立“石榴花开”教研组,针对出国求学学生专门编制国际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案例,开展“民族团结+讲好文化课”“民族团结+开好主题班会”“民族团结+用好音体美”创建,并依托校文化节及14个特色社团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让国际部学生在日常教学、校园生活中潜移默化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使将来走向海外的学生深植共同体理念,将民族文化、优秀理念带向世界。
三是建点位、强宣传,发挥展馆宣教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入沿海新地标曹妃甸城市馆,使“非遗文化”入馆、“石榴花开”入店,在“沿海”道中华之美、美中华之道,积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教点位。在馆内专门设置民俗文化体验区,通过多样“非遗”文化展示,共享“非遗”文化盛宴,引导各族游客增强文化认同,深刻领悟“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意义。在馆内樊登书店设置“石榴花开”读书角,使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粮仓”,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馆内显著位置设置“道中华”二维码宣传牌,积极传播“道中华”,让各族群众在参观曹妃甸开发建设同时,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2024年6月正式开馆以来,曹妃甸展馆已接待各族游客超12万人次,组织开展“非遗”研学游、观摩学习等活动4场次,馆内民俗文化区、樊登书店“石榴花开”读书角已成为日常游、研学游的热点打卡地。
主办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