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乐亭县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发布时间:2020-05-19 14:14     来源:唐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字体: 】     打印

近年来,唐山市乐亭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树立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广泛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从小树立“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力度

该县成立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李亚峥为组长,统战、民宗、教育等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各中小学校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细化工作任务,完善具体措施,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事关大局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坚持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民族知识与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各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贴近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增强了全县广大师生的民族自尊心,提高了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教育活动形式

该县始终坚持把加强中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各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践行树立民族团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通过推进“四个丰富”使民族团结教育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一是丰富宣传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展板、橱窗、文化长廊、黑板报、手抄报等载体,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利用“民族教育宣传月”,大力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团结作文竞赛、书画展、手抄报比赛、民族团结歌舞比赛等系列教育活动;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走进社区文艺演出,使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真正走进生活、走进群众。二是丰富教育内容。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各校政治学习重点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学习、有笔记;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让学生学习各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抓住国内外关于民族团结方面的重大事件,强化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让各校师生都要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三是丰富创建活动。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温情九月 民族团结一家亲”讲故事比赛、“小手拉大手同心共筑中国梦”签名活动,与少数民族学生“手拉手 共成长”交友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队会、读一本民族团结主题书籍、办一期民族团结主题板报、出一份民族团结手抄报、观看一部民族团结电影、讲一个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是丰富教育渠道。每年招生中,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特别的照顾,加强与少数民族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外来务工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认真了解其风俗习惯,尊重其个性差异,家校合作,共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教育工作;利用李大钊纪念馆、英才馆、烈士馆等各种教育基地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各校师生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

三、注重创建实效,有力促进民族团结

该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实际相融合,注重实效,在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同时,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局面,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芬芳四溢。乐亭县第四实验小学被评为“河北省民族团结示范校”,该校教师自编自排的《唐古拉风》、《蓝天碧草间》等舞蹈节目多次参加市级以上演出并获好评。2019年9月30日,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县教育局携手县第四实验小学在县青春广场成功组织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大型文艺汇演,获得圆满成功,县第四实验小学演出的20多个节目获得一致好评,现场3000余名群众和万余名网友同步观看了演出。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入,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在各族学生心中不断巩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华秀;展未来,辉煌征程长。在以后的工作中,乐亭县将继续总结工作经验,与家庭携手,同社会、时代共振,让五十六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让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