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各大厂企,各类学校: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今年9月份是河北省第六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也是唐山市第二十个“民族团结月”,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学习领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刻理解“民族团结月”活动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召开3次民族工作会议,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分析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眼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论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山河、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基石。唐山市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来自52个民族的32万少数民族群众,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尤其重要。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好“民族团结月”活动的重要意义,要以9月份“民族团结月”为契机,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带着对各族群众的真挚感情,深入细致的做好群众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二、围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要围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各单位要采取悬挂条幅、制作展板、发放宣传册和座谈交流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典型事迹,在全市形成全民受教育、人人促团结的生动局面。
唐山电视台要将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作为九月份重点宣传内容,在新闻综合频道的重点栏目前后插播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片;在各频道滚动播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共建沿海强市美丽唐山”“ 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口号;制做并播放两期民族团结模范专题报道。唐山劳动日报社要在唐山劳动日报开辟民族团结进步专栏,刊发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市交警指挥中心要在各繁华路段电子显示屏播发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口号。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义务宣传员的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上门宣传、入户宣讲”等多种方式方法,将宣传教育活动送到每位群众身边。
三、开拓创新,强化落实,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六进活动开展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要按照国家、省、市工作部署,结合我市民族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建活动的新思路和新形式,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集中开展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的办实事活动,不断掀起创建活动高潮。各级各单位要结合本地本系统实际,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场所。积极打造一批加快发展、手足相亲、互助共济、交往交融、和谐稳定等不同类型的示范单位,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培训规划,纳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各类院校要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全市中小学秋季开学季要上好“民族团结第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各级民宗工作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培育、选树、推广不同类型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增强创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积极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是“民族团结月”活动的重要内容。各级各单位要以“民族团结月”活动为平台,本着对少数民族群众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原则,整合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扎实有效措施,集中力量着力解决民族乡村在饮水安全、农田灌溉、道路修建、文教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切实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要深入到民族乡村和街道社区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倾听少数民族群众的呼声,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所需所求,切实为他们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要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按照公平对待、主动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原则,在劳动就业、职业培训、子女入学、法律援助等方面为其提供切实帮助。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而是要持欢迎的心态,引导他们树立“来到唐山、融入唐山、建设唐山”的意识,为建设沿海城市、美丽唐山做出应有贡献。
五、灵活形式,创新载体,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五下乡”活动
各级各单位要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灵活形式,创新载体,积极开展“五下乡”活动。要开展民族政策下乡,在少数民族乡村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牢固树立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坚定信念;要开展卫生下乡,扎实推进卫生知识和医疗服务进农村活动,配合全市农村医疗卫生室建设工作,组建医疗、计生服务小分队,集中开展大型医疗卫生保健咨询、卫生知识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卫生保健知识,方便就诊就医;要开展文化下乡,积极实施民族乡村文化繁荣工程,配合全市农村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开展“送演出、送图书、送电影、送体育器材”进农村活动,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精神生活;要开展科技下乡,宣传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开展发放科技资料、政策法规咨询、科技培训、农资赠送、优质农产品识别等系列活动;要开展法律政策下乡,积极组织法制宣传下乡,法律援助下乡,公证、律师下乡以及党的民族政策宣传下乡等活动。
六、做好“民族团结月”活动的宣传报道和信息反馈工作
各级各单位要明确专人及时反馈第二十个“民族团结月”活动开展情况,每周至少上报一条信息或通讯报道。民族团结月活动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总结材料于10月15日前报市政府办公厅外资商务处和市民宗局,同时上报电子版。
联系人:程晓东 周柱军 电话:2802293
邮箱:zfczzj77@163.com
主办单位: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制作维护:唐山市电子政务中心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57